2022/7/22

昨天回花蓮,立馬衝七星潭看海。

我跟我弟從小被要求寫日記,因為爸媽要求要“內自省”,寫文字的過程把今天再想一遍,有甚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或是要繼續的,日記從小一兩三行都是注音慢慢變一篇。後來常參加作文比賽,隨便都可以發表意見寫一篇。所以其實這樣發文並不覺得苦,反而是種情緒抒發。

之前很抗拒寫下載,我自己覺得其實人活著不是就是為了得到智慧,下載只是一時的,沒去理解事情的發生細胞接收器過一陣子還是會關起來,大家幹嘛互相把自己搞得那麼忙。

而且以前我經營過線上,做生意不就把內容放在網頁上給大家看的清清楚楚就好,幹嘛寫得不明不白什麼都要“+1”或“私訊”,後來才知道要增加互動才會有流量。我自己有限制性信念抗拒做這種事,但是也覺得也沒礙著誰,似乎也不太需要挖。

但現在開始寫,因為造物主說我寫的東西太“乾”,有一些下載可以幫別人能夠從妳想要表達的角度看事情,我想說,好吧,那祢說要下載什麼我就寫。

這陣子國際比較大的新聞是伊藤詩織,她被強暴,但是被社會攻擊,甚至被婦女攻擊!整件事讀了就覺得是個人類的集體意識。

我自己沒什麼性別議題,從小我跟我弟的教養沒有性別意識,會告訴我們如何發揮性別強項,但是不被限制。

所以我從來沒有覺得身為女生很衰很弱,而是覺得事情有不同的角度。像是打壁球,女性天生條件就不如男生,但是我知道我可以用策略去制伏對方。體力太好的人會仰仗自己的體力行事,那我把技巧練好,做球讓你東跑西跑,跑到沒體力為止。

有次我有個英國朋友說他女朋友說台灣歧視很嚴重,要跟他搬到英國。我聽了很訝異。因為記得以前做文化比較,性別平等有很多比較,像是男女從事同分工作的薪資,女性內閣人數比,職場上擔任管理職的女性比等等,全球比起來,台灣算是個女權意識高的國家,我們甚至有女性的總統。

在讀研究所時,我那個年代 MBA男女比是9:1,我們學校算是好的,是85:15,但是以台灣人來說,讀書的女性反而比男性多。

我常覺得我是不是活在一個平行時空。

原先覺得這個性別議題應該跟我無關,反而我療癒到性別議題的比率超高,要不是重男輕女,就是同志的感情議題。附帶一提,在療癒過程當中,我發現很多同性戀感情議題也是來自於社會集體意識的壓力,本身遺傳層祖先那邊就有重男輕女的意識,伴侶關係的給與和得會套上祖先的性別架構,但是在一段關係當中學習責任承擔,就會把失衡的狀態擴大呈現,解決辦法最後都是走向先解決雙方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還有對對自己的批判,去學會一段感情當中應該是在各方面得到平衡,後面的會比較容易解鎖。

總之,遠古時期,大家都穴居,男性體力好出去打獵,女性在洞穴照顧小孩,男性女性都能各自發揮自己的特質去延續生命。

時間推移,機器開始代工,很多工作男性女性都能做,這時候很容易被過去集體意識綁架帶著走。

我個人認為尊重男女平權不是去證明你能做的我都會,而是學會如何運用本身的優勢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這優勢包括性別的優勢。

像我以前自助旅行,女生旅行危險性卻是比較高沒錯。但是我每次用餐老闆就會請我喝咖啡,或是做事情比較方便。所以性別也不是完全的不好啊。

我之前說這個,被朋友說因為妳比較正啊,我說並沒有喔,但是比較有自信我承認。周圍的人都是我們自身的反射,我們接近一個人,是因為對方散發的氣質是我們已經擁有的,或是想要擁有的,所以正面的特質越多,就容易讓人想親近,這跟性別無關。

回頭看性別歧視這件事,起初我不解的是為什麼有些受害者後來變成加害者,像是婆婆當年也是被她自己的婆婆電到老,為什麼她升格之後反而這樣對人家的女兒?

為什麼伊藤詩織被強暴,很多批判她的居然是女性?(謝謝伊藤詩織的勇敢)

是不是在某個層面,我把眼睛閉起來,就可以說服自己這就是宇宙運行的方法,日子會好過些,但是當我承認我不應該這樣被對待,而且當初我被這樣對待,並沒有反抗,比較難。

去原諒過去的人,甚至是過去的自己,才能夠有更坦然的態度面對真實的自己。

睡著的人我們等他們醒吧,醒著的人,就繼續做出改變。

幫大家下載:

👉 我喜愛我的性別,也能從我的性別當中找到我的優勢,同時我也肯定別人的性別和他們的價值

👉 我知道造物主對男性/女性/第三性的觀點看法和定義,我能從我被賦予的性別找到價值且快樂過生活

👉 我知道在第五界中性的我是什麼感覺,我知道我選擇了現在的性別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無論甚麼樣的功課,我都知道這是我有能力完成的功課

👉 我能覺察自己的意識和別人的意識,我允許自己擁有自己的意識而不被集體意識綁架,我也允許別人需要時間從集體意識跳脫出來

👉 我知道除了自己覺醒,也能幫助別人覺醒是甚麼樣的感覺

👉 我愛我自己。我愛我的身體。我愛我的性別。我愛我所被賦予的,並且知道我被給與的人生功課,是靈魂根據過去的經驗,知道這是我所能完成的。我會完成我此生所有的功課,也知道未來可以不需要重複學習。

已做設定,說Yes之後就自動下載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