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Day 2跟爸爸上挖絕他就爆了,噗。
用初階「金錢是萬惡的」做例子,他就說這是心理諮商用的REB – 理情療法(理性情緒治療法)啊。
接下來挖掘我只教最簡單的挖掘,他自己直接進入深度挖掘,還舉了例子如何用理性情緒治療法,還有佛學「入行論」以及分析式冥想,去解決恐懼及3R的議題。
令北講五分鐘,他給我講一個小時,還用不同的挖掘技巧還有路徑看同一個議題展現如何探到底層信念,警告我不能做不正當引導,他要我去好好讀完Carl Rogers再跟我討論。要用Carl Rogers的提問方式深入研究知道甚麼可以問,什麼不能問,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應該是希塔史第一遭有學生對老師示範挖掘的。然後他其實才有資格說自己是令北。(我朋友說但是妳可以自稱令老師)
講八種挖掘方式,他跟我講這太粗淺,佛學的「雜染」能夠以十善,十個根本煩惱和二十個隨煩惱做不同技巧的挖掘,最後都會導到慈悲收尾。而且這兩千多年前就有的技術。然後還用同一個理情示範的例子重新用佛教的入行論示範挖掘。
挖到遺傳層,挖到祖先抱著的信念之後,他就被trigger了,兩個人為了家族得到的美德居然吵起來。一生氣起來我真的說不過他,好像小時候的場景,我也被trigger了,噗。
這說來也好笑,第一場我要做示範挖掘,他說家族有個老人都很愛裝老人,明明很有活力還要假裝老人重聽或唉聲嘆氣。所以我問他是哪個祖先,他就生氣了說我哪知道是哪個祖先。挖掘我說你問源頭是你往上第幾個祖先,他就說五。(我也收到同樣訊息)我說當時發生甚麼事,然後他又生氣的說我又不是那個祖先,我哪知道發生甚麼事!我說你冷靜一下,連結造物主的能量,你把腦中浮現的故事告訴我。
我爸真的不是凡人,大多數的人都是接不到訊還要假裝接的到,他是相反,接的到訊,還要說自己沒收到。所以說到這個故事我根本覺得他被祖先附身,就開始講說那個祖先要符合社會規範,他還看的到祖先穿藍色衣服和所有細節(我也同步有看到),說如果穿的太年輕或是太有活力,就會被批判沒有老人該有的莊重。我請他去連結造物主,然後他也是自己很會收訊,自己幫祖先把工作做了。
回頭問他怎麼看親戚賣老的樣子,他就說他會去跟親戚說你身體很硬朗,不用裝老人。我說,不是吧,你要不要去問造物主要怎麼做。他就不接訊,又說要跟親戚說你身體很硬朗,不用裝老人。
我說幹嘛強迫人家不要裝老人啊?他就生氣了,就開始用佛法跟我解釋,那個大意是如果你已經覺悟,要幫助身邊的人覺悟,那有時候可以對對方施加一點壓力。我說不是吧,你這個有點扭曲原來的意義,這個已經會阻礙別人的成長了。然後我們就吵起來了。我說你要不要挖一下堅持有甚麼好處?
他居然給我現學現賣,說遺傳層的問題那我可以挖妳啊。我就說好啊來挖啊。
然後就挖到往上27代的祖先在南宋當官,後來家道中落,就客家人一直往南遷,到了廣東還來到台灣,我們還一起被祖先罵了一頓說後代一代不如一代,當年那麼輝煌,線在落魄到子孫四散各地。祖先還說我們就是失去自己才會家道中落,要禁止與異族通婚,要保留我們的傳統和美德,才不會在一次一次的搬家讓往日的輝煌變成現在的路人甲!
然後我爸就掉七了,開始跟祖先吵架。還跟祖先說你這樣不對,我們要以人為本,以靈魂為單位,不去區分你我,你就不要以後投胎變閩南人(我媽就是傳說中的閩南人異族),我還要一邊hold住他,跟他說,爸,你冷靜一下。我們是來幫祖先的不是來罵他的。
總之我就是滿頭大汗的協助本次的療癒師(我爸)完成這場療癒。
結束之後,我問我爸如果長輩還是要裝老人,你該怎麼辦?然後我爸說的非常不符合源頭定義,我怎麼跟他講他都講不聽,去問源頭,源頭就說我爸要下載進階180多個美德下載他才會懂,現在他聽不懂。
客家人一個很大的性格就是固執,那個長輩很固執,我爸也很固執,我也很固執,然後我爸就指責長被固執,指責我固執,我就說最固執的是你吧?結果又因為固執吵起來了。我看根本課可以不用上了吧,就問源頭線在該怎麼樣,源頭說,先幫彼此下載尊重的美德,然後就停在這邊,不需要講下去。
我就跟我爸說我們要下載尊重的美德,然後不要吵了。結果我爸太固執根本下載不進去,他還一直說我就是沒學到尊重的美德啊,我還在學啊。我只能內心默默的跟源頭說送我滿滿的光和愛吧。然後…..源頭就被拖下水了,我爸說佛經不會告訴你怎麼做,只會告訴你一條路徑,要你自己去悟道,為什麼「我的」源頭會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他說這樣希塔會走火入魔,你要怎麼分辨源頭說的話是正確的?妳有去辯證嗎?這時候我就像他推課,跟他說你以後可以來上我的神與我,我教你。他就說這樣會出問題,就算是源頭給的訊息,經過療癒師信念的資訊篩選,也不會是純然源頭的訊息。
我說所以要不斷的培養美德,而且要讓個案自己去悟道,不能「告訴」他任何道理!我爸就說那剛剛妳就跟我說了啊。我說你是我爸耶。
接著他開始教我要如何教學,要教學生如何問答,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我感覺我在上研究所耶。
然後他老大北宋說下午不想上課了,我說我想去鯉魚潭划船。結果同時接訊源頭要我們下午繼續,而且很神奇我出現這個念頭他也同時出現,兩個人對看的時候我媽突然走過來說幼稚園打來說孫子感冒了要送回來,下午要照顧孫子不能帶我出門。有時候源頭安排事情的分式很奇妙。這也算是源頭違反我們的自由意識嗎?
#理情療法
Rogers提出,面對個案,不下處方,不告訴他怎麼做或如何做,不告訴個案說你的信念系統有問題。然後找出問題的分支,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個案找出自己的logical paradox(邏輯悖論,就是信念上邏輯互相衝突的地方),透過一層一層的轉換相違背的邏輯,協助個案分析不合理的情緒或是思考脈絡,重新去建立起新的信念架構,去做療癒。
療癒師的職業病就是常常日常生活都會不自覺把「以前有發生過嗎?」等療癒術語帶到對話當中。我看到我爸示範挖掘,才發現我對深挖有種直覺該怎麼問話該怎麼做,是因為從小他就是用心理諮商的方式跟我和我弟對話,訓練我們如何自己修正信念和解決問題。我聽我爸敘述那個路徑的時候,好像小時候我們的對話,感覺好熟悉。
#入行論
我爸說現代心理學和佛教心理學,已經有非常完整的架構提供深度挖掘參考,而且佛教的挖掘途徑比現代心理學多很多。
我之前有看過達賴喇嘛透過分析式冥想做示範挖掘去釋放情緒和轉化信念(咦?)。今天我爸是用入行論的方式示範挖掘,這套系統我爸說對3R,尤其是對憤怒和憎恨的挖掘特別精實。因為過程很長,我不想打逐字稿,就把住要的key point記錄下來:
Step1: 憤怒和憎恨是一種「情緒」,找到觸發憤怒或憎恨的「因」,通常是這個人做了甚麼事情讓憤怒或憎恨
Step 2: 這個人是對所有人都這樣還是針對一個個人?找出他為什麼這樣做?
Step 3: 透過同理心去理解對方,同時去釋放自己的情緒,接著找出這個人的信念系統
Step 4: 理解他是你的因,同時也是別人的果。比方說,被媽媽揍(果),然後發現媽媽以前被阿嬤揍(你被揍的因,但是媽媽是阿嬤錯誤信念下的果),一直往上推,推到無法往上推為止,去理解這只是一連串因果關係造成的結果,而我們無法追溯到源頭,那其實也找不到真正該為你負責的對象,從這當中釋放情緒
Step 5: 釋放掉情緒之後,回到原來憤怒或憎恨的事件,能夠重新用理性檢視這件事情不同的面向(希塔說的造物主說的最高最好的面向)還有這件事情對我帶來甚麼好處
Step 6: 找到對方的優點,並找到為什麼對方想要傷害自己
Step 7: 去理解對方為什麼想傷害自己,並謝謝對方給自己學習慈悲的機會,然後同理對方
Step 8: 列出對方優點,重新愛對方
而達賴喇嘛說,化解我們心中的憤怒和恨,最好的方式就是增長我們的慈悲,一個人氣到用拳頭打牆,牆沒事,傷害自己最大。從肉體上用憤怒或是憎恨逞罰自己的經歷,能夠讓我們知道憤怒或是憎恨也能用同樣的殺傷力傷害我們的心靈。
#情緒的覺察
我爸說,你如果罵拉瑪笨蛋,她會對你搖尾巴。(沒事幹嘛罵她笨蛋啊!)因為她不知道笨蛋的涵義。但是你罵她笨蛋,還打了她,她開始會被「笨蛋」與負面的情緒做連結。
我們會需要開始學習分離語言及文字所連結的情緒,因為語言及文字是中性的,甚至別人對我們是好意或惡意都與我無關,是我們的情緒對某種特地的關鍵字做出反應。先學會將自己附著在語言或文字上的的情緒與文字或語言本身切割,然後分析自己的情緒。這樣我們不會以我們的過往對某種特定的語氣或是字彙所牽動的情緒,對當下的語氣或字彙起了不該有的反應。
我爸說,人的本性是清明的,是後來受到的汙染(在基督教就是原罪,而我一直覺得這個「罪」應該是後人定義的,本意不應該是「罪」),這個受到的汙染就是「雜染」,包含十善、十個根本煩惱,以及十個隨煩惱。人生就是要不斷淨化自己,回到原來清明的狀態。
#十個根本煩惱
六個主要的貪、嗔、癡、慢、疑、惡見
五下分結:
包含身見、戒取、疑(三結),加上貪欲、瞋恚。又稱五順下分結,下分是欲界的意思,這五結都是欲界煩惱,因此被稱為五下分結。
斷除五下分結,就得證聲聞三果成阿那含,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
五上分結:
包含色界愛、無色界愛、掉舉、慢、無明。又名五順上分結,上分是指色界與無色界,這五結的煩惱分屬色界與無色界,因此稱五上分結。
斷除五順上分結,證阿羅漢果。
#隨煩惱
隨煩惱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亂、二十不正知。這是相對於六個主要的貪、嗔、癡、慢、疑、惡見的根本煩惱來說,因根本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伴隨而生的煩惱。所以也稱作隨惑、枝末惑。
#精神疾病
在現代心理學,會認為憂鬱症的病因來自於大腦缺乏多巴胺及其他所需的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缺乏多巴胺和化學物質是因,情緒問題是果。
但在佛教心理學會認為,多巴胺和化學物質是因為情緒問題所缺乏的。情緒出問題是因,缺乏多巴胺和化學物質是果。要先解決的是情緒。
達賴喇嘛和腦神經專家和認知心理學科學家,還對此進行了研究,證明哪個理論是對的。
我爸舉了一個例子說,越富足的社會,自殺率越高,精神科求診的人數越多,所以是追求物質文明而導致情緒失調,造成腦內物質的不平衡?還是大城市的人本身帶有的基因缺陷機率就比較高?
#深度挖掘
恐懼的挖掘,希塔很接近significant event analysis療法。可以深入。
3R挖掘可參考Rogers的理想我和現實我的落差。
羅傑斯認為自我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經驗感受。羅傑斯把自我分成兩個面相:實際我(actual self)、理想我(ideal self)。從實際我到理想我會是一個向上成長的歷程。
實際我: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理想我:我希望我變成什麼樣的人。
理想我是未來的我,要對實際的我走到理想我設置合理路徑。太好高騖遠,因為達不到目標,會造成負面情緒。
實際我是現在的我,要對自己誠實,知道自己是誰,而且要是貼近實際狀況的假設。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能夠做自己,對實際的我有符合實際的認知,也對理想的我的設定是合理的,也設出可達成的目標。這也是我們要協助個案達成的目標。
#守護靈
在看守護靈的時候,我發現常常每個人看到的形象不一樣,甚至有人看到就只是光球,我問我爸在佛法有沒有合理的解釋。
我爸說在廣論當中有提到阿底峽尊者去找彌勒佛,完成唯識論,那個智慧不會是凡人寫得出來的。
其中有提到,佛法當中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變化出來的。而佛會對人顯現的方式是根據一個人的道行,境界不同,修行的不同,看到的化身就會不一樣,唯有佛看到佛是佛。
我爸提到,每個人智識不同,讀佛經能夠讀到的程度也會不同,讀佛經要融會貫通,讀出真理,不是讀有形(文字上的表層意義)。如果無法領會貫通,看到佛,我們就無法看到佛的形體,只是被困在文字意義裡。
所以看守護靈,不要在意看到的形體是甚麼,因為修行不同,看到的也會不一樣。要看到的是這個守護靈與你協作的真正價值和意義,當能夠擺脫形體,看到真理時,守護靈的真面目才會出現。
我爸說,論語當中,孔子提到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大多數的人,包括高中老師,都誤解真正的意思。
孔子在講道時,顏淵因為非常的聰明,都會了,所以上課靜靜的聽,不發言。這是顏淵的不移。
孔子在講道時,下愚者,在這裡指的是不肯改變的人,就無法被改變。這是下愚者的不移。
#給心思紊亂者的建議
許多人收不到訊是因為自己心裡的聲音太吵雜,心蒙上了一層灰塵,就會掩蓋了源頭的聲音。可以透過冥想去訓練自己止觀,去訓練自己專注,以及釋放掉心中的雜念。
止觀的方式是眼睛半閉,想像眼前有一尊一隻手指高的小佛像,想像自己盯著佛像看,訓練自己可以入定的看著這尊佛像。
我爸說,如果有人跟你說失火了,你會聽一個篤定的人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還是聽一個慌亂的人告訴你該怎麼做?你當然會聽一個篤定的人的話,因為篤定的人專注,慌亂的人有許多雜念。同樣的,收訊正確,篤定的人收到的訊息純粹,慌亂的人會收到許多訊息都來自於雜念。(然後還是堅持他不會上七)
#幽靈
我爸說,不要除去惡,當心中沒有惡,只有善,善會驅趕惡。
就好比一個房間太冷,你會驅趕冷氣,還是開暖氣?不管是除去心中的惡,或是環境中的幽靈,都是靠著往良善靠近,自然惡會消失。而這應該是整體性的狀況去解決,不應該只是單一事件。
在佛教的修練會是第七識末那識,是我們思維的根基,以及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就是種子法則的那個種子識。
這在佛法的概念趨近於心理學的意識流,我把百度對意識的解釋流貼出來:
“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辭彙,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先驅詹姆斯創造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icousness)這個詞,用來表示意識的流動特性,即個體的經驗意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意識的內容是不斷變化的,從來不會靜止不動。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
意識流指“來自外界或內部無意識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連續運動的方式進、出意識的過程”。根據意識流內容的不同,把意識流分為信息意識流、情緒意識流、欲望(意志)意識流;根據意識流的來源和形式的不同,把意識流分為內吸流、內闖流、外吸流、外闖流四大意識流。人腦(心理)“做夢”和思維的過程(包括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思維過程)就是意識流的流動過程,如,靈感思維和夢的過程都為:外闖流(內闖流)——內吸流——靈感(夢)。又如,人腦聯想的過程就是“內吸流”流動的過程;人腦觀察的時候就是“外吸流”流動的過程;人腦思想開小差的過程以及強迫思維、幻聽、幻視、幻嗅、思維插入等心理疾病之症狀的過程就是“內闖流”流動的過程;外界的聲音、視像等信息意外地進入意識的過程就是“外闖流”流動的過程。強迫症中的“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也是由內闖流所引起的,其過程為:內闖流——強迫觀念——強迫動作,人腦靈感、直覺、想像等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就是四個意識流之間的切換過程。所以,掌握了意識流知識就可以用來分析夢,分析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徵;分析和判斷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狀(如幻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等),分析和調控智力活動、情緒活動;分析人腦的邏輯、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創造性思維的具體過程,從而提高自己捕捉靈感的能力、想像的能力以及直覺思維能力等,同時也是人工智慧中用計算機模擬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思維的基礎;分析意識流和心理疾病的關係,掌握用意識流治療幻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總之,掌握意識流方面的知識無論對心理調控、心理潛能開發或是心理保健、心理治療等都有重要意義!
為各為下載:
+ 我能以最高最好的方式針對以上內容有最合乎自我需求的學習
同意的請說Yes,為個位下載。
不直撥的原因是我跟我爸思辨時很容易吵起來,就家醜不外揚了。
影片是拉瑪對大家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