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爸爸的家書
佛法不離世間覺,釋迦牟尼創建佛法本就是要幫助世人解除痛苦,佛法是依據世界真實現象而提出的,當然很符實際,你的希塔學生會有反嚮是很正常的,也代表你和你的學生都與佛法有緣。
「佛法」中的「佛」字的意思是「覺悟者」,「法」字的意義是「現象」。佛法就是覺悟者所觀察到的世界真象。學習佛法就是 「期望經由學習而覺悟宇宙界的真實現象,包括外在的物質現象及個人的內心世界,從而解除痛苦與煩惱。」
人之所以會痛苦會煩惱,那是因不瞭解或誤解世界真象,這是因人的心理不純淨,覺察到的世界現象就歪曲不實。釋迦牟尼講述佛法就是要幫助人瞭解世間的真實現象,從而產生正確的認識,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心理及生活就不會有困擾。故嚴格說,釋迦牟尼佛不是發明佛法,而是發現佛法,他把自己發現的道理講述給別人聽,講述的道理體系完整,就成了佛教。
人不能認清世界真象就會承受不必要的痛苦,或說是庸人自擾。例如人在夜間走在郊外的小路上,為何會感到恐懼,而白天就不會害怕。那是因為夜間看不清週邊事物,任何的風吹草動就會令他感到恐懼,白天時週邊事物看得很清楚,人知道週遭環境的真象就不會感到恐懼,反而覺得週遭環境優美。
人活在世上就是如此,若能看清我們生活世界的真象就不會害怕,人就是因為看不清生活世界的真象才會害怕或煩惱。杯弓蛇影就是一個例子,人因產生錯覺,而帶給自己困擾。佛法就是要幫助人看清宇宙真象,包括物理世界及精神世界。釋迦牟尼的佛法要告訴人們宇宙的真象是什麼,及人要如何鍛鍊心靈,才能使自己能正確知覺一切現象,及知道如何以正確的方法去面對世界,包括自己的內心世界及外在的物質世界。瞭解一切的真實現象後,人不再庸人自擾,不會杞人憂天,內心常處於寧靜祥和狀態,時時歡喜,日日快樂,這不就是學習希塔的人所想要追求的嗎?
那天和你說聞、思、修,人要有正確的聞才可產生聞慧,有正確的思才可產生思慧,有正確的修才可產生修慧。佛法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正確的聞思修方法。
舉個例子,在聞慧方面,我們常會有三個過失,使我們不能正確聽聞,這三個過失可用覆器、污器、漏器做比喻,廣論中有說: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污,不能成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污,然不住內,當瀉漏之。如是雖住說法之場,然不屬耳,或雖屬耳,然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等。雖無上說彼等眾過,然聽聞時所受文義不能堅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則其聞法全無大益,故須離彼等。
簡單說,拿一個大桶子放在外面接雨水,若開口不向上,接不到雨水。這就像是覆器。
開口向上了,但桶子本身很骯髒,接的雨水也會被污染。這就像是污器。
開口向上,桶子也很乾淨,但桶子底下有漏洞,接到的水也留不住。這就像是漏器。
舉例說明:
覆器:學生在聽課時,不專心,有排斥心,沒能把老師講的話,掌握清楚其意義。這是聞的功夫不夠。覆蓋了自己的心靈,使佛法不能進入他內心。
污器:學生聽了老師講的內容,用自己原有錯誤成見,歪曲解釋老師講的內容。這是思的功夫不夠。誤解純淨的佛法,而做歪曲的解釋。
漏器:學生聽課專心,思考後也覺得老師講的很有道理,但沒有時時反復去思考運用,沒多久就把老師講的內容忘光了。這是修的功夫不夠。聽懂了,也思考清楚,能完全認同,但因不能時時憶念所聽到純淨善法,很快就會忘光光。就像桶子裝满整桶的淨水,但有漏洞,會漏光一樣。
那天我去台北,來回我都不想麻煩媽媽接送我去車站,我是騎破腳踏車來回花蓮火車站的,我一直都是如此。我不覺得大清早或深夜騎單車那麼一大段路很辛苦,因為我知道苦只是主觀的感覺,你不覺得苦,那就不是苦,而你會覺得苦,那是自己的錯覺。何況騎單車是一種好運動,有益健康,再說七十歲的人,還能騎那麼一大段路,應高興自己的身體還不太差。想到這些,就會視騎單車不但不是苦,反而是喜悅。
那天中午和同學用餐,一桌飯菜,要價一萬七,我多吃了一些能耐餓的油飯,其他的好幾道菜我淺嚐則止,或根本沒吃,美食對我沒有誘惑力。因為我知道人一餐不需吃麼多食物,我多吃油飯是想可不吃晚餐,可省麻煩。我知道飲食只是為了養身,為了使身體有活力,只要吃得飽,吃得夠營養即可,其它都是多餘的。佳餚美食大餐,吃時固感可口,可帶來一時快感,但從健康角度看,對身體康是很不利的,更何況人若只想追求美食,他會浪費掉本可做更多有意義事的時間與金錢。( Maya備註:只吃澱粉這個很不健康,老年人真的要補充蛋白質。大家不要學。)
回程在火車上,我都看書或用心思考一些道理,因為我知道人之可貴是在於能思考,不要整天昏沈嗜睡,或把腦筋用在無益的事情上,太可惜了。
我十點左右回到家裏,洗個澡就睡覺了,一覺醒來又充滿活力。因為我知道我過了有意義的一天,心安理得,可好好休息睡覺。休息睡覺不是偷懶,而是為明天勤奮工作所需的活力,預先充電。
昨天鄰居黃老師問我怎麼瘦那麼多,要推薦我吃高單位蛋白質補品,我回說不用了,因為佛法有說,身體健康與否與壽命長短,是由許多因素造成,食物只佔極小部分的因素。(Maya背著:別忘了我們還活在第三界!這個需要思想改造再教育!)
前幾天我到重慶巿場,看到賣軍人迷彩汗衫,是100%純棉,很吸汗,很適合我下田工作,一件才39元,我買了兩件,穿起來很舒服,不輸一件兩百元的汗衫。因為我知道服裝穿著是為保暖,穿著只要不失體面就可以了,穿著力求華麗並無必要,徒然浪費金錢與心思。佛法說:人若追求名聞利養(好名聲、財富、役使他人為你服務)會使人墮落。
或許學佛的效果就是在此,沒有高檔的物質,也不會因而感到不足,也不會擔心被人恥笑寒酸。人家看我好像過苦行僧式的生活,但我樂在其中,那些講求物質享受的人,不就是想藉由物質獲取快樂嗎?他們未必生活更快樂,但我卻能從學習佛法中獲得很多的成長而感到喜悅。
我深深覺得佛法完全不是迷信,就是一門高深的哲學與科學,任何的邪說歪理,用佛法去檢視,錯誤馬上原形畢露。我對希塔只有極少極少的瞭解,但我直覺瞭解佛法可大大幫助我對希塔內容的思辨。(Maya備註:造物主的安排很巧妙,這週原先要上世界關係,突然收到造物主的訊息要我移到11月,已經報名的人,我說移到11月好不好,大家也都說好。我也不知道造物主要做什麼安排。接著這陣子環境開始發生一些變化,有個預感造物主要我開始計畫2023,也持續不斷的收訊,腦袋脹脹的。我想說這個在哪都可以做,就預計回花蓮做。因為前面的討論,我跟我爸交換,我教他希塔,他教我佛法,能夠教我父母希塔一直是我的願望。覺得造物主用很快速的方式做一連串的安排好神奇!)
佛法的內容太豐富了,玄奘大師原本就是高僧,去印度學習十九年回長安時,萬人空巷迎接他回國,皇帝安排地方讓他專心譯經,當他譯完”成唯識論”這一本佛典呈獻給唐太宗閱讀,唐太宗讀完後,大嘆說中國文化本就很浩瀚,但與佛法相比,簡真就只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由此可知佛法內涵的豐富。
Maya,你若學習佛法,一定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但學習佛法是很漫長的歷程,尤其是起步時會面對許多理解上的困難,這就是上面所說的覆器或污器,我們原都持有很多主觀的偏見與成見,一下子很難接受佛法的內容,甚至會持排斥的立場,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可說是學習佛法者應有的特質,因為學習佛法要求的是思辨與思辯。
思辨是要辨別清楚佛法的真正意涵,這是修習聞慧的必要條件;思辯是要反覆推敲佛法的正理,如此才能獲取思慧。開始學習佛法會感到困難,有排斥心,想要中斷學習,這種心理出現時,正顯示這個人具有思辨及思辯的習慣,很適合學習佛法。(Maya備註:希塔也一樣呀。蛻變非常多的學生都是中間很抗拒,會大爆炸,每天都要去關心要他記得明天還要來,要他不要放棄的學生。)
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習佛法是要有一點智慧的,Maya你具有這方面的條件。
上回提過學習佛法可由這一生帶向下一生,有些人過去生學習過佛法,故這一生馬上就能接受佛法,繼續學習佛法。這也可從一些高僧的幼年行為看出,他們若不是過去生就已極深入學習過佛法,不可能在這一生的幼年時期就有那麼合乎佛法的思想內容及身語行為。你會對達賴喇嘛的思想感興趣,會想瞭解佛法,或許你過去生就已學過佛法,這一生只要再熱機一下,就會快勇猛進奮發學習,獲得很深的造詣。
我2004年開始進入廣論班學習佛法,那時我們那一班約有四十多人,有些人隔週就不來了,許多人後來也陸陸續續退出了,到現在仍繼續學習的不到十人,這些人都學習得很不錯。其實學習佛法,剛開始比較辛苦,忍耐個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感受到好處,學習樂趣就會出現,就會樂此不疲。
若你有心想學,我可幫助你,或經由Line,或我定期北上和你共學。
佛法不承認有造物主,而你告訴我希塔的造物主指的是空性,而佛法的基本論點就是空性,你只要懂了佛法,一定可把佛法應用在希塔上,幫助更多的人。(Maya備註:但是我也很瞭解基督教,也很認同基督教。我相信宇宙的真理,所有的宗教都是在詮釋這個真理,所以我要了解所有的宗教,剔除主觀意識的謬誤,找到真理。)
至於眼前要如何把佛法應用在希塔,你可把一些希塔的議題提供給我,我可試著用佛法的角度解釋希塔的內涵。或許對你的授課會有一些幫助,引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不必擔心我要花時間,老年人什麼都沒有,就是有時間。只要是做有意義的事,花再多時間我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