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因為不是旺季,買鳳凰到恩施的票很折騰。出發前做功課時,在網路上看到不同的官網上面寫從鳳凰到恩施的發車時間都不一樣,於是打電話到鳳凰巴士站問,他們跟我確認巴士會開,也給了我發車時間。在張家界搭到鳳凰的時候,車掌小姐在車上賣隔幾日鳳凰發車的車票,跟我說鳳凰到恩施因為非旺季,所以停駛,要我坐回張家界再轉鳳凰。當下聽到真的會冒冷汗,因為鳳凰回張家界要六個小時,張家界到恩施還要五個小時。
當下想很阿Q的想,船到橋頭自然直。到了鳳凰古城的旅館,很幸運的旅館說有賣,而且可以代買,才鬆了一口氣。
旅館幫我買的票似乎是黑票,因為不用手續費還便宜二十,在大陸到處都要實名制,但是這次買票不用,旅館用文具店買的那種手寫收據開了「取票單」給我,到了車站不是去窗口兌票,而是打電話給一個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帶我上車,我問他需要票嗎,他說不用。車上只有我一個乘客,根本是搭專車,我還想這班車應該真的是為我開的吧。
開到吉首,下交流道接了一對父子,而這對父子也不是站在站牌下,是站在交流道收費口旁邊的空地等車,父子上了車後,原先的司機居然坐上乘客坐,由剛上車的爸爸開。我開始對當時的情況感到困惑,好幾次打開百度地圖,確認我是往恩施的路上。三個小時後遇到休息站,開車的爸爸讓大家下車抽菸上廁所,因為休息站除了我們只有一台沒看到主人的卡車,真的很怕車就這樣帶著我的家當開走,還先等大家都下了車開始抽煙買東西上廁所,我才下車,也偷拍了一張車牌照以防發生什麼不情願的事。
除此之外,整趟行程還算愉快,湖南到湖北間的鄉下,大多是充滿岩石的丘陵地,據說在這邊開馬路因為要炸開岩石,造價都比其他地方蓋馬路的費用高,因為植被很淺,種田也特別辛苦。湖北湖南之大和之遠,能想像當年交通不便的時代,在台灣的湖北湖南的榮民伯伯們,想到家遙遠的程度,大概就像現在去月球一樣吧。
晚上下了雨,早上出太陽,可以看到地上的水份被蒸發,在空中形成薄霧,映著太陽,地表植物綠就更綠,黃就更黃,很漂亮,而山伴著雲一層一層的樣子,很像國畫。
恩施跟張家界比,比較鄉下,但是人很友善熱情,從巴士站出來的路上,已經兩個陌生人主動問我要去哪,也很熱心的跟我說要如何搭公車到我的旅館,在路邊可以隨便就跟人家聊起來了。當時有點疲累,沒搭公車,也不想折騰於叫車和走到計程車站,就選擇搭黑車。在三線城市,因為計程車少,沒牌照攔街拉人的車叫黑車。因為我常在外面跑,知道如何識人、觀察情勢和保護自己,但是出門在外,尤其是一個女生出來旅行,安全第一,不要隨便冒險。
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少女被綁架時有所聞,救出來的很少,而且花招千奇百出。大多是窮鄉僻壤的小村莊,村民娶不起老婆,用各種方式拐騙少女,包括騙少女暑假到山裡採水果打零工爾後軟禁,火車站要求單身女子協助,進而拐騙等各種方式。這些被拐騙的少女要不被毆打到不敢走,不然就是村莊太偏僻,跑也不知道該跑到哪。我去旅行之前,上海的同事擔心我的安全,用各種故事嚇我,叫我不要去。我想我年紀都過了三十,食量又大,對歹徒來說很不划算吧。
湖北的觀光資源很豐富,除了武當山、長江三峽周遭之外,在台灣比較不知道的是三峽周遭許多從一天到五天不等的知名健行路線及古道,再來就是恩施周遭。過去恩施連在中國都沒什麼知名度,唯一的觀光來源是因氣候佳,峽谷中夏季氣溫不超過三十度,周遭省份的人夏季會來避暑。因為地理位置優異,原先中國政府把恩施定位為交通城市,公路、鐵路及航空發達,因為恩施的觀光資源豐富,近幾年又重新定義為觀光都市,積極發展觀光。
恩施的旅遊景點很多,人文包括土司城、女兒城及苗族碉樓,地景包括名聞遐邇的恩施大峽谷、俗稱野三峽的清江峽谷、猶如桃花源般的鹿坪苑、延綿二十多公里的利川古河床、中國第二大石林的梭布亞石林、騰龍洞、水清澈可見底的屏山峽谷和躲避峽,自然資源豐富,中國的戶外玩家也不斷的開發新路線。這次來恩施是要健行的,主要行程為恩施大峽谷、鹿坪院和利川古河床。會知道恩施這個地方,是兩年前在北京工作,看到戶外圈的朋友發到恩施玩的照片,當時對於鹿坪苑和利川古河床的美感到驚艷,和朋友約了好幾次,卻整整兩年都沒機會成行,所以一決定要旅行,無論如何恩施一定都要排在行程內。
來之前做了很多功課,研究很久,也在馬蜂窩上問了幾位鄂西旅遊達人,發現恩施大峽谷和利川谷河床都容易規劃,但鹿坪苑難度較高,主要是鹿坪苑離市區很遠,村莊在與世隔絕的天坑內,無車可通,一個人包車前往花費過高、苑內無人帶路,亦不清楚苑內狀況,訂房資訊也有限。詢問許多戶外社團,都沒有規劃鹿坪苑的單一行程,正好遇到有上個上海戶外團體有開放整段恩施的健走行程,於是就報團了。
在集合日前一天中午到恩施市,有一天半的自由時間。原先規劃是去土司城(土家族首領的宮殿)逛逛,但是在張家界走了一週,終於住進比較乾淨不潮濕的旅館,只想在旅館床上躺一天,吹冷氣,點外賣,睡覺。
二
早上是自由活動時間,從攜程報了野三峽一日遊的團,早上逛黃鶴橋峰林,下午搭船繞清江。沿路都看得到造橋鋪路的工程,黃鶴橋峰林大概是新景點,連去景點延綿好幾公里的路都還在鋪設當中,景區入口簡陋的程度大概像是私人圍起來就開始收錢的感覺,不像是政府開放的觀光景點。中國的觀光景點居冠的收錢設施第一個是天空步道(懸崖上蓋的玻璃底棧道),第二個大概就是索道(纜車)了吧。跟著景點賺不賺錢,纜車等級也會不一樣,黃鶴橋峰林的纜車,車廂長得像是兒童樂園摩天輪的車廂,車內只能坐四個人。
到了山上,一片濃霧,又是只看得到護欄,其他什麼都看不到的情況,據說沒有濃霧的話,景色會是壯闊的清江河谷,而清江是湖北境內僅次於漢水的長江支流,導遊要我們想像有多壯觀。
逛完山頂,就沿著棧道從懸崖上走下來,這個時候雲慢慢散去,露出岩壁,看得出前後景色,果真被巨大的岩壁震攝住!跟太魯閣的岩壁相比的話,太魯閣是細膩的小家碧玉,黃鶴橋峰林則是見得了世面的大家閨秀,整個岩壁是黃色的,伴著雲霧,好似走在國畫裡。在大陸,沿海人口稠密度非常高,光是一個北京或一個上海,人口已經跟台灣全島的人數差不多,北京往北走,仍有許多未開發的山區能享受大自然,上海則是往外跑到五個小時之外的地方都還是人,爬山的景色跟象山沒什麼兩樣,走了幾個小時,往下看仍是房子和馬路。但是往內陸走,三線城市仍然保持著絕美的自然風光,這也難怪中國戶外市場能成長的如此快速。



旅遊淡季,這團一日遊只有三個人,導遊是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同團其他兩人是五十來歲的湖北夫婦,他們在聊一胎化。導遊就說他媽媽懷妹妹之後,決定要生下來,爸爸是軍人身份,被除職外,家裡還被罰了幾萬,當時軍人月薪不到兩百人民幣,是筆很重的負擔,另外一對就說當時他們當時發現懷第二胎,是直接打掉。
我覺得旅行對我最大的影響之一,是會對以往視為理所當然的小事情覺得感激。我和弟弟個性迥異,我外向,他內向,我大而化之,他心思細膩,我喜歡在大自然探險,他關懷弱勢團體與人文科學,甚至連做的運動都不一樣,我喜歡刺激又有點危險的運動,他喜歡緩慢地從事一件事情,像是騎著他的通勤腳踏車,從京都騎到東京。能跟完全不同個性和喜好的人一起長大,成為最好的朋友,一方面能夠拓展視野,另一方面是對生活周遭不同習性的人的包容度會增加。因為沒有經歷過ㄧ胎化的那個中國,不太能插的上話,但是內心慶幸弟弟能被生下來,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中午在附近餐廳吃自助餐,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恩施人喜歡吃合渣,味道像燒焦的濃稠豆漿加上一些蔬菜熬煮。吃過幾次都不習慣,但是吃久了,開始喜歡黃豆的香味,也就不覺得難吃了。另外就是還有在台灣聽到湖南湖北鄉音通常都是老榮民,在這邊聽到年輕男女小孩講鄉音,真的會有點錯亂。
下午逛野三峽,這段又被叫做清江畫廊,真的很壯觀,岩壁有黃黑兩色,很像玫瑰石上面的山水畫,船開到瀑布邊,看到好似把一座山劈開的瀑布。




回到房間,參加戶外團的行前會,也互相自我介紹,整團含兩個領隊,共十來人,同團有兩個台灣老鄉,現在在上海工作,也見了我的室友,是個湖北人。
三
恩施大峽谷分峽谷和地縫兩區塊,總長十公里,屬喀斯納地形,也就是石灰岩地形,長時間河水沖刷成絕壁、山谷、溶洞和地縫等多樣化的地形,被譽為中國的科羅拉多峽谷,雖然我覺得拿這兩個地方比根本是蘋果比柳橙,不管是地質形成方式到風景,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而且各有各的特色和美麗,拿來比較,對比輸的那方都是不公平的,但是可能沒去過美國的中國人來說,沒機會去美國,看看恩施大概也算是跟美國沾上邊,算是行銷的方式吧。
早上車子開到恩施大峽谷,幾百米高的岩壁延綿數公里,在陽光下映著銀光,非常震撼!但是早上走在沒有遮蔽的山頂,景色類似昨天看的野三峽,只覺得普通。




中午在景區內的攤販搭建的棚子用餐,賣簡單的飯菜,旁邊還擺了一些中藥材,老闆娘說藥材是老闆上山採的,我們看到燙熟的全雞小小一隻,不像圈養的,問雞也是山上抓的嗎?老闆說是,他說抓雞夏天用陷阱抓,冬天就去追它,它嚇一跳就會跳到雪堆裡,卡著跑不掉,只要撿起來就可以了。村民的生活就是在山裡拔菜抓小動物吃,買豬肉腌臘肉,到山裡面拔中藥材賣。我點了臘味竹筒飯,跟台灣的味道不太一樣,有淡淡的竹香,但是沒有一層竹子薄膜,竹子的香味也不會在嘴巴裡旋繞。可以說就單純只是把竹子當容器盛飯罷了。
大峽谷步到尾端的景色比早上美,繼續往前走,會走過古代的河床,古代的河床現在變成步道,但是寬廣的河道能夠想像幾百萬年前的雨季,水量是多麼的充沛。到尾端有台灣看不到的大絕壁和巨大的石柱,走在裡面會覺得自身的渺小,行程結束前回頭看剛走過的大岩壁,還是覺得很震撼。



走到峽谷尾端只要付十元就可以搭電梯下山,以景區來說有點便宜,預計路途應不會太遠,誰知峰迴路轉,走太多樓梯,膝蓋還有點痛。
這段是自己走的,在交通轉乘處等其他同團夥伴後,一起搭車到地縫。
地縫的地貌同團夥伴都嘖嘖稱奇拼命照相,但是那樣的景色在台灣真的很普遍,快速走完步道就先到集合點等大家離開。
晚上就住峽谷附近的農家樂,農家樂類似台灣觀光區的家庭民宿,設備簡單,沒什麼裝潢,但是便宜。特別備註的是,先前提到台灣人在大陸旅遊只能住指定的旅館,但農家樂卻不在此限,台灣人可合法入住。
農家樂還算乾淨,晚上氣溫頗低,對我來說比較需要克服障礙的地方是浴室廁所是蹲式的,也是唯一的排水孔,洗澡的時候很蹲式馬桶排不夠快,就一直盯著看怕他滿出來,這件事是我這趟旅途當中一個很大的心理障礙。
四
接著的這一天住在鹿院坪,並在坪內活動。
遺世獨立的天坑小村莊鹿院坪,亦稱鹿苑坪,沒車進出,只能靠走路,下來一個半小時,上去兩個半小時,也有另外一條步道是翻過兩座山的啞口出去,會需要一天的時間。




傳說明末清初朝廷計劃性進行人口移民至四川及湖北,有對裴式兄弟,到了湖北,發現海拔太高,稻米結不了穗,發現鹿院坪這處天坑,於是接了三十六匹白布下來探視,卻不幸被困住出不去。正值絕望之際,看到山鹿,跟著山鹿走而找到水源。
之後又有其他口移居,形成一個不到百人的小村落。






鹿院坪資源豐富,因此居民也沒有出去的慾望,因為隱密,又產硝,抗日時期還是中方製造火藥的秘密工廠,去的時候還看得到火藥工廠遺址。
此地吸引著各處喜好戶外探險的人探索,慢慢聲名大噪後,也變當地政府想要發展的計畫觀光區。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有纜車運送施工器具至坑底,準備開始基礎工程,天坑進出口也開始大興土木,建造遊客中心,另外也在岩壁上建樓梯及棧道方便遊客觀光。領隊說,數年前鹿院坪剛被戶外圈「發現」的時候,他來過一次,一進坑底的時候,彷彿到了桃花源,比起天坑外的世界,鹿院坪的樹特別翠綠,植物的顏色特別豐富,因無人車喧嚷,整個村莊寧靜到能夠聽到遠處的鳥聲鳴叫,感覺就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我們去的兩個月後,鹿院坪就開始正式收費且開放觀光。當下真不知道自己應是「慶幸幸好先來了」還是「失望來的不夠早」。
鹿苑坪很美,整個村莊三百六十度繞一圈看到的都是絕壁,到了之後,我們從客棧出發,沿著河流觀賞風景,沿路有瀑布和峽谷,當然還見到了火藥工廠遺址,這遺址並不是一座四方建築的工廠,而是在河道邊,有硝石的地方作出槽穴,作為提煉火藥之用。



另外一個值得一書的景點是鹿飲潭,當年裴氏兄弟就是跟著鹿走到這個潭,找到水源的,水色碧綠,一住瀑布從天而降,在潭邊則是無比沁涼。在台灣只要有自然潭水,不管多冷大家都還是會脫下鞋子泡個腳玩個水,大陸似乎沒有這樣的習慣,大家也只是在潭邊拍照而已。




而這樣一走,也走了十幾公里的山路。
回程我們在一戶民居稍作休息,這邊可樂或紅牛一罐要二十人民幣,原先覺得貴,後來得知這些都是村民從外面背進來的,想到進村之路的折騰,就覺得二十元不算什麼。民居好像也是回到過去,客廳貼著毛澤東的像,還有一些共產黨三四十年前的文宣及標語。

回到客棧,太陽還沒下山,大家在院子裡吹著涼風,嗑瓜子喝茶,彷彿回到小時候台灣鄉下那種悠閒,覺得很愜意。

同隊兩個同伴,體力似乎還沒消耗夠,指著對面的山說想去看看,就出發了。
吃飯前,這兩個同伴才回來,說花了一個小時才到對山的啞口,在出入不便利的狀況下,啞口旁居然有間木屋,木屋住了一個老人,老人悠閒的坐在院子裡。老人看到有人經過似乎很訝異,就邀請同隊兩個夥伴到他家坐,熱情的從冰箱拿出沁涼的啤酒請兩個夥伴喝。在這邊基礎設施不是很完善,大多房子都還是用太陽能,每家每戶能有的東西,不是自己種的,就是從村莊外背進來的,包括冰箱和啤酒,能想像兩個夥伴手上拿著沁涼的啤酒時有多麼訝異。
原先預計六點吃晚餐的,到了七點都還沒開動,走了ㄧ天的路,大家都非常餓,才知道老闆和老闆娘為了張羅我們的晚餐,要走到天坑外採買,有點耽擱了。吃完飯,不到九點,和湖南室友累得躺下來就睡著了。

五
一大早準備出山,走幾個月前才見的新棧道,非常新且完善,之字形沿著岩壁上去,彷彿參加101登高賽。棧道在最好的位置,可以看到天坑全貌,晚上的濕氣遇到早上的太陽,水氣在空中蒸騰,村莊彷彿蒙上一層薄紗,讓人想駐足多看幾眼。


出了天坑,是一大片的工地,工人忙碌的修馬路和蓋遊客中心,準備兩個月後的營運。領隊說,過去因為交通不便,戶外遊客通常需要留宿一兩晚和做飲水及食物的補給,於是村民把住家改成農家樂留宿。未來交通方便後,天坑會變成一日遊景區,對村內經濟影響很大,村民曾經抗議,在政府決策的執行大於民間意見的情況下,工程仍維持進行。
出山後,需要搭數小時的車至下個目的地利川,到了利川,同隊夥伴們要去騰龍洞,而我只想好好的洗個澡,吃個飯。
湖北湖南餐餐都是辣椒和麵,肉都是各種臘肉,非常不適應,常常人家都說這臘肉特別好吃,或特別香,對我來說吃起來都一樣。前天「豐盛的早餐」居然是白麵條、稀飯配醬菜、饅頭。我已經爬了快兩個禮拜的山了,感覺就是沒力氣。人也不會累,精神狀況也很好,就是懶懶的,爬山不酸不喘,但是腿就是抬不起來,後來發現其他團員也是同樣狀況。到了利川,約了同團年紀相仿的四個女生跑去大吃重慶火鍋。
利川離重慶很近,雖然在湖北,可是口味偏川菜,人也操四川口音。當年讀書的時候,住過法國阿爾卑斯山區,非常靠近瑞士日內瓦,當時雖是法國屬地,但是那邊的人比較像瑞士人,不像法國人。有時候旅行久了,對於「邊界」的概念會變得很模糊,甚至當在不同文化中生活久了,淺移默化當中行為及思想都會開始改變,有段時期會有歸屬感和自我認同的掙扎,但又過了一段內化的時間後,對邊界的概念模糊後,就比較能坦然接受個體文化的差異性。
這邊火鍋真的好吃,肉是溫體肉,肉丸都是現揉的,牛肉丸是先把牛肉打成絞肉,和上新鮮香菜,捏成丸子,因為太久沒吃新鮮的肉,我們點到餐廳來不及準備,像飢民一樣狼吞虎嚥,老闆娘還跑來問說妳們是東北人嗎,我們說南方,她還自言自語的說吃那麼多肉,是東北來的沒錯。

吃飯談笑間,同伴分享了很多在中國參加戶外活動的種種,同團很多人都有沙漠徒步的經驗,一直推薦我走騰格里沙漠,他們說沙漠可以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然後要去寒帶的,駱駝毛比較長,很漂亮。也說一定要跟大部隊,因為走沙漠很花錢,大部隊因為眾數的關係去分攤GPS、設備、醫療等分用,比較能負擔登的起,人多也安全,有個女的就說他們在路上遇到一個英國團,只有三人,加嚮導四人,等到回到烏魯木齊,已經聽說他們失蹤了找不到。
另外就是因為我的旅行咖啡機回老家,快一週沒碰咖啡因,身體轉變很奇妙,先是一直很想睡,頭痛,最後變的頭腦很清楚,精神好,前天從晚上九點半睡到早上六點,昨天是晚上八點半睡到早上六點半,我已經很久沒有睡超過七小時了,肩膀肌肉也很放鬆。
原先行程走完清古河床後,要去重慶看武陵三峽,現在只想去重慶找自助洗衣店,好好把衣服洗一洗。
六
恩施是喀斯特地形,很多暗流,清江暗河就有52公里長,瀑布都是從石縫中衝出來的,很奇特。根據馬蜂窩的記載,利川清江古河床是:恩施州最經典戶外線路之一。全程8公里,集穿洞龍門,天坑,峽谷,地縫,草坪,吊腳樓群,暗河,上萬年的古河道,古鹽道為一體。評價最高的戶外線路。(http://www.mafengwo.cn/poi/9423889.html)我們的路線會從農家旁的路下切峽谷,到利川從地面走入地下河的點,先經過廢棄的吊腳樓,開始行走古河床,再經過三個大洞穴,到拍攝聶隱娘的天坑大草原後出去。
來恩施最大的目的就是走清江古河床,從在北京時候就開始有這計畫,一直無法成行,這次來卻遇到清明,早上出門打雷閃電,然後雨連下一天,前晚說好早餐會決定要不要出發,最後是決定出團,個人看意願是否要去。
早上才從農村下切峽谷,走了一公里,雨已經大到無法前進。正好路邊有一戶農戶在古河床上闢了一塊營地,我們便過去躲雨。不到十度的氣溫,豆大的雨點,大部分的人都淋濕了,尤其是淋過雨的鞋襪,讓大多數人的腳凍到受不了。台灣山區常下雨,路上一直都覺得是累贅的雨衣雨鞋這時候發生很大的功效,至少我不會冷,腳也沒濕。





農戶中有傳統的火爐,就是一個方形爐子,中間可以燒柴火,上面可以煮熱水,人圍著爐可保暖,一坐下來,隊友們的身上都開始冒蒸氣,我們點了麵吃,也不餓,但需要暖身子,而加了肉蛋菜的白麵,一晚也才人民幣十元。

約莫一小時後,雨變小,我們繼續出發,清江在這一段因為地殼變動,江水從地表潛入地底,視覺上還蠻神奇的,左邊看過去是平靜如湖的江水,撞到岩壁,從岩壁下方的洞進入洞穴,往右走則是一個洞穴,戴著頭燈進洞穴就看到一條湍急的小溪從黑暗中到我們眼前,又從 流向另一方暗處。
繼續往前走一段路,會經過廢棄的房子,到古河床。走在河床的感覺很奇妙,就像太魯閣峽谷中斷河流的水被抽乾之後,看到水流把石頭切刮成不同形狀,因石頭軟硬度不同,古代河流有漩渦、激流、堆積河道等不同狀況,石頭切割的程度也迥異,偶爾會需要穿過一些小型洞穴。



一般情況,健走團走到古河床,大家會坐在高低不同的石頭上野餐及欣賞風景,我們去的時候正遇到下了好幾週的雨,晴天能健步如飛爬著玩的古河床,雨天不太好走,平滑的花崗岩非常滑,還需要點抱石技巧爬上爬下避過青苔路段,某些路段會看到石頭縫,縫中能看到滔滔地下河流動,如果不慎滑下去,那真的就下輩子見了。而當地帶路的農夫,居然很瀟灑的穿了一雙雨鞋,帶著一把雨傘,跟走平地一般的單手爬上爬下。
穿過了河床,會經過三個大洞穴,洞穴之大、之深、之高,大概只有歐洲大型教堂可以比擬。進入第二個洞穴的後,需要走過相當於八線道馬路寬度的平坦通道,約五十公尺長的路才能出洞穴,進洞穴時,赫然見到前方有個五層樓高的美麗的瀑布穴頂的縫中降下,映著洞穴出口的亮光,好像武俠片或是魔戒才有的奇幻景色。一群人在洞穴前駐足許久,讚嘆大自然的壯麗。





而但繼續往前行,快走出洞穴時回頭看,瀑布卻已消失,當下真覺得奇幻到隨時都會有獨角獸跑出來。原來是因為從石縫滲出的水量其實不大,進洞穴的時候因為逆著光,水滴看的特別清楚,才會覺得水量很大,當出了洞穴,回頭順著光看的時候,光線恢復正常,瀑布也就看不到了。這樣想,也該謝謝這場大雨,讓我們見到難能見到的景色,話雖如此,在十三度氣溫的大雨裡面走古河床,真的是人生一次就夠了的經驗。
走第三個洞的時候,帶隊的農夫說,有另外一個隊伍晚我們一個小時入進到古河床,走到中斷的時候,地底溪水暴漲,淹到地面,一行人被水困住出不去,我們到第三洞的當下消防隊已經過去救援了。
今天還學到兩招!爬山遇到大雨需要走石頭,就把舊襪子穿在鞋子外面,真的超防滑;下雨天鞋子濕氣重,就在鞋子裡面塞衛生棉。
出了第三洞即到天坑,電影「刺客聶隱娘」有一段就是在這拍的,可是實際上的草原並沒有電影裡看起來那麼大。草原通向好漢坡,聽說坡上的景緻更美,但是一路狼狽到底的我們,實在提不起興致,只想趕快出天坑。





領隊還說了個故事,他有次去山西探洞,黑漆漆的洞穴突然衝出一個老人問他:「日本鬼子走了沒?」把他們一行人嚇得要死。這樣錯綜複雜的山區,躲避戰亂到不知今夕是何年,這種故事確實有可能發生,但二次大戰至今時間未免太過久遠。小時候確也有聽說,家族舊識小時候在二次大戰時躲防空洞,因為個性比較恐黑敏感,一直覺得有人在跟她講話而發了瘋,從此就活在過去,總以為二戰還在打,隨時都要躲防空洞。
七
回恩施市前的最後行程是到索布亞石林。梭布埡是中國第二大石林,梭布在當地土語是三個的意思,顧名思義,景區分成三塊,而在當中行進,需要交通車,我們的團請了當地導遊講解。
因為車坐很久,車上一直放一首湖北歌叫六口茶,還有教學,大意是一個男的喜歡一個女的,就喝一口茶問一個問題,總共喝了六口,問了六個問題,是男女對唱,歌詞如下:
男: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噻)已經八十八
男:喝你二口茶呀問你二句話,你的那個哥嫂(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哥嫂(噻)已經分了家
男:喝你三口茶呀問你三句話,你的那個姐姐(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姐姐(噻)已經出了嫁
男:喝你四口茶呀問你四句話,你的那個妹妹(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妹妹(噻)已經上學噠
男:喝你五口茶呀問你五句話,你的那個弟弟(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弟弟(噻)還是個奶娃娃
男:喝你六口茶呀問你六句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女:呦耶呦耶呦呦呦耶,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一十八(耶)
湖北湖南的村民真的很愛唱歌,常常自己走路走一走就唱起來了,今天從一個點走到另外一個點的時候,講解員講一講居然開使唱歌,唱的就是六口茶,自己唱男唱完唱女,唱到一半,居然有路人開始回,最後變成情歌大合唱。
春天花都開了,櫻花杜鵑梅花油菜花等等等,樹也變色了,看過張家界又走過恩施,石林本身景色比較之下倒還好,要是春天花和樹特別漂亮。


我們走了一週也累了,尤其是走過利川峽谷的一票人更是,居然走這種一般景區路線喘得要命,講解員還問我們你們真的是戶外團的嗎?
我已經一個禮拜沒喝咖啡,咖啡因飲料也只有兩次紅牛,今天大驚看到易開罐咖啡,終於喝了我本週第一罐咖啡。以前都會嫌這有太多化學的東西,現在珍貴的跟什麼一樣。
這禮拜每天晚上九點或十點睡,早上六點自動醒來,精神身體狀態都很好,等到回到原來的生活,也想控制一天只能早餐喝一次咖啡,其他時間不喝了。
八
真的有點生氣。
那天我要買到成都的票,只剩最後一班有,我正在買的時候我室友一直跟我說話,等我回頭要繼續完成步驟的時候就賣完了。我跟她說的時候,她跟我說這是熱門路線,不會有票釋出,說我最好趕快分段買票,最後我只能買到重慶,隔天再從重慶去成都,重慶到成都當天也沒了,留宿重慶一天之後,隔天到成都。她說的斬釘截鐵,我也就相相信她。結果過今天一早看,果然一堆人釋票,發現恩施到成都幾乎班班有票。然後因為當初她說的信誓旦旦,所以重慶我訂的旅館是不可退訂的。
既然這樣,就看開點。
出發前,夥伴們一直提醒我重慶北站名列中國十大坑爹車站排名第二,一定凡事要查清楚,提早做準備,才不會趕不到車。查了一下,重慶北站分南廣場及北廣場,明明在同個車站,但是南北廣場不相通,聽說迷路的人很多,服務台的隊伍排的跟售票處一樣,也聽說最高紀錄一天共有三千人次沒搭上車。但是再糟糕也比不上第一坑爹的孝感,孝感站坑的地方是孝感站離孝感市有一百公里,但是離大悟市只有十公里,要去孝感搭到孝感站還要搭兩個小時的車才能入市區!常常有人被騙。


不巧的是,我的火車是南廣場到站,南廣場附近沒有符合我預算的旅館,只好訂北廣場的旅館,查了一下,南廣場到北廣場居然要搭二十分鐘的巴士。下車後,雖有指標,但指標不是很清楚,看到工作人員,我才走到她面前,都還沒開口,她直接告訴我北廣場去哪搭車。公車到站後,到處都工地圍起來,明明旅館在視線內,硬是要繞一大圈才走得到。前一天氣溫11度,到重慶這天飆升到25度,這週果真把春夏秋冬過了一遍。
關於洗衣這件事:我居然忘了以前旅行是怎麼洗衣的,因為到了近期旅行都會排一天到投幣式洗衣店洗衣,或是像東南亞旅行者多的地方,回到觀光區都可以秤公斤請阿姨洗衣,隔天取件,也非常便宜。
張家界就這樣矇過去了,直到在恩施看到別人洗衣,才想到以前手洗該怎麼洗。到了重慶,網路上查到和詢問旅館的結果,發現那麼大的城市居然沒有自助洗衣店,我的褲子已經髒到洗第三次,擠出來的水都還是黃水,也有一大袋髒衣服需要清洗,內心真有點小崩潰,但也只能硬著頭皮一件一件慢慢洗,終於順利把衣服洗乾淨晾起來的那刻,覺得很開心。而之後在成都的無印良品,居然有賣旅行用洗衣板,大概二十公分大的洗衣板,著實幫了不少忙,至少可以把洗衣板放在浸泡中的衣服堆上搓,順手很多。

在重慶的時間只有一晚,就只去了洪崖洞,洪崖洞在戰國時代就已建立,當時稱洪崖門,是在懸崖上建立的軍事壁壘,到明朝均為軍事用途,之後破落了,為窮人聚集之地,而蓋滿一層又ㄧ層的吊腳樓。直到西元兩千年後,中國政府開始整修,變成休閒育樂場所,洪崖洞共十一層,每層樓均有不同的主題,販賣紀念品,或是不同風格的餐飲。洪崖洞太商業化,並不是很喜歡,倒是重慶小吃吃了不少。

在台灣,台灣的地方菜都做得非常道地,甚至比大陸人做地方菜還道地,像是上海的水餃大多都是放在清湯裡面的湯餃,皮也特別厚,我跟山東同事都吃不慣,只吃公司附近一家山東人開的餃子店。或是大陸的宮保雞丁都煮得有點濕濕的,很多都還加青椒和洋蔥,我也吃不慣,跟四川人聊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台灣做的是正宗的四川做法。但是讓我驚訝的是,原來四川紅油炒手跟台灣的不一樣,四川紅油炒手是放在麻辣湯裡面,有點類似我們麻辣鴨血的做法,我吃第一顆就開始飆汗了!跟台灣的差別是餡料很少,皮比較厚,但是皮是真的挺好吃的。在台灣就喜歡吃紅油炒手,到四川,發現四川的更好吃。
而在洪崖洞走樓梯我一直喘,而且腿很沒力,突然驚覺我居然從地下一樓一口氣爬到九樓。連續兩個多禮拜不停的走,整個身體認知和感受都跟以前不太一樣,身體持續地覺得累和痠,但是承受度變大,可以走更久不用停。代謝變快,身體狀態很好,終於擺脫充滿壓力的生活,可以醒著的時候清醒,倒下去就睡著。另外每天超過兩萬五千步,真的瘦超快、褲子一直掉下來。
在四川點紅油抄手是理所當然的。端來嚇死我,台灣都是淋辣油,這邊是泡辣油!我吃第一顆就開始飆汗了!跟台灣的差別是餡料很少,皮比較厚,但是皮是真的挺好吃的。

九
走完重慶,終於到了成都,住了成都東站附近一天約台幣一千元的旅館,到了才發現旅館居然是四星級,能住到乾淨有規模的房間,那種快樂真的無極限放大。
接著忙著補貨、拆快遞和剪頭髮。旅行咖啡機回來了,也從天貓訂了一些必需品,包含旅行背包保護套,走了兩個禮拜,腿有點酸,昨天該辦的事情都辦完了,突然間精神放鬆,就一直覺得很睏。
接著就飛西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