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覺得這塊是整個裝修最有趣的一部分。不過一剛開始有些小失誤,導致來來回回多花了一點時間。
先說說我對房子的想法,我覺得現在的房子看來大多大同小異,是因為主人比較被動,因為再規劃前沒什麼想法,或就跟流行,會說了一個概念給設計師,設計師就去找屋主「可能」會比較喜歡的樣式做提案,最後屋主就是ABCD選項裡面選一個。
但是房子應該要反映出主人的個性,才會住得舒適,而一個人個性怎麼來?就是從過去生活點點滴滴累積而來,這也應該是創造出你家跟別人家有什麼不同的主要因素。
我也算是住過或看過不同類型的房子了,如果要從我的過去看,我喜歡過去原生家庭乾淨簡單的擺飾,我媽很喜歡藝術品和文物,小時候我家還算窮,窮得只剩美感,但是我媽會去撿人家丟掉的傢俱,或是從美術雜誌上撕下她喜歡的圖片錶匡做裝飾,所以小時候,我家有路邊撿來的70年代造型沙發,搭配古早原木藏寶箱當咖啡桌,砍斷腿變矮的神明桌當茶几,然後牆上掛著高更的畫,古早水泥磁磚的浴缸(對,浴缸!)放在庭院裡面養魚和種蓮花,這種種加起來卻一點也不違和,非常有波希米亞風。
後來家裡的房子,前屋主跟日本人做木材生意,家裡就是走非常日式乾淨簡單的風格,我跟我弟以前分開的房間都是日式木板房,跟小叮噹裡面的大雄ㄧ樣有個放棉被的櫥櫃,除此之外,房間只有一張桌子,一個書櫃,和鋪在地板上的床,其實就是現在流行的侘寂風wabi-sabi。(侘寂風wabi-sabi最近是因為kenye west設計他家而開始流行起來)





再來我喜歡斯里蘭卡的建築風格。斯里蘭卡出了個建築大師叫Geoffrey Bawa,這人還滿有趣的是他本來是個律師,因為要設計自己的房子找不到滿意的建築師,於是他就跑去英國學建築,回斯里蘭卡蓋了房子之後獨具風格,變成tropical modernism(熱帶現代主義)風格的始祖,這風格採用許多原始建材,大量使用黑色白色或是簡單的色彩,室內室外沒有明顯的區隔,房子是用功能做隔間,而不是用牆。
這樣的風格深深影響許許多多在他之後的設計師,我們看到所有東南亞五星級度假飯店的風格,都是受到他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而Bawa也被尊稱為熱帶現代主義之父。居住可倫坡的時候,我常去他設計的Gallary Cafe吃飯和去Bentota Beach Hotel度週末。




我也很喜歡斯里蘭卡有殖民風格的建築,就是瓦房,黃牆紅磚地。

不管是藝術還是建築,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是現代主義,因為常逛博物館,就喜歡博物館那種簡單乾淨的風格,尤其是古根漢博物館的設計,採光良好,白牆灰地。


我跟陸先生也都喜歡工業風那種不造作的感覺。


好了,講到這裡,會發現看似完全不同的風格,其實都有共同點。
侘寂風走的是現代極簡風格,尊重環境的不完美,以減少擺設來提升心靈能量。
現代熱帶風格走的是使用原始素材,善用光線和環境的優勢,做出不同風格的融合,這又跟我媽的混搭風很像。
現代工業風走的會是讓建築恢復最原始的面貌,使用大量鐵件和木件及玻璃,以及外露的管線。
總結來說,我們需要的就是:尊重房子本身的樣子,走乾淨極簡風格,強調光線以及室內外的無區別空間,使用單一材料,然後再用那些風格細節當作枝葉做出融合。
為什麼找設計師很難的原因就在這裡,我們需要的設計師不能只是拿著圖照抄,本身對建築的素養要很夠,而且要能夠抓到每種風格的精神,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麼。
我之前看的設計師,就只會兩種,無印風和工業風,無印風就是把無印良品的目錄搬到家裡,工業風就是在家弄裝很多水管和外露管線,把房子弄的暗暗的,問題是那些設計師要做的是工業風loft概念還是地下室倉庫啊?跟他們說各種派別和精神的差別他們大概也聽不懂,沒看過。
最初我們跟我們的設計師溝通的時候,也許是我沒講清楚,只說我要極簡跟工業風跟斯里蘭卡現代建築風格,他們可能認為我是大多數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屋主,因為對大部分的建築師和設計師來說,這三個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所以設計出來的風格是這樣,就是熱帶現代風格,加上一些工業風元素作裝飾:






真的是超美的啊!根本就是東南亞高級度假村的總統套房!坦白說我都心動了!但是理智一回來,我必須告訴自己,這跟原先想要的有點距離,必須還原。
後來我有把細節再溝通一次,有再出一次圖,但是跟理想中的還是有段差距,所以我就出brief了。
這層樓我在看到之後其實心中就已經有圖像他應該會長什麼樣,甚至到燈或門的細節我自己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那為什麼會出brief呢?其實這跟我的工作也有關係。
我的工作之前都是替大品牌鞋衣配件做市場規劃,基本上就是去「算」出市場上需要什麼,跟總部溝通,說我的市場需要的是什麼,需不需要改設計方向,制訂產品策略要如何跟消費者、通路、行銷溝通,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三大市場,所以彙報的層級就很高,如果總部覺得經濟效益不夠,我就要開規格給local team的設計師和PM做。基本上做這種brief對我來說還滿簡單的。但是建築師應該會傻眼,怎麼會有業主提案給設計師這種事情發生。



原先天井是這棟房子吸引我們的地方,各層樓是把天井封起來變一個和式房,我想要恢復他。





在他們繪圖之前,也在網路上搜尋出我想要的類型,放在我的Pintest給設計師看,直接標註出每個我想要的細節。
覺得Pinterest真的很好用來找圖,可以先在pintest做大規模的搜尋,例如”modern interior design”,找出自己喜歡的風格,再針對喜歡的類型做細部搜尋”industrial kitchen”,把喜歡的圖先記錄下來,他也會推薦相關圖片,就這樣一步一步去建立自己的圖庫,當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具體化之後,跟設計師也比較好溝通。
有很多我想要的細節,都被設計師打槍,但是我非常的堅持,像是廚房和餐廳不用筒燈,用吊燈,而且只吊在重點區塊,其他空間只裝投射燈,或是廁所門用玻璃門。
結果沒想到那時Ikea正好出2020目錄,完全就是跟我要做的概念一模一樣!



這時候因為要開始報價,很多細部設計也開始具體化,我會去蝦皮店家或是ikea找到我要的東西跟設計師溝通,也買了一堆老屋裝修的書在看,對報價有基本的了解,最後設計師出了最後一版設計並報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