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之前上課做掃描,要跟同學分享什麼事情讓我快樂,我說很多啊,帶狗狗去散步,在冬天衣服口袋裡面發現100塊,在屋頂上看到夕陽落下,風輕輕吹過頭髮,在河邊騎腳踏車,在便利商店發現以前在國外吃過的零嘴,line pay扣款的時候發現可以折抵,身邊的人說了很好笑的話或是做了很好笑的事….

然後那個同學解讀我,就說我胸無大志,生活沒目標。

哈哈哈哈哈哈。

前幾天我問Maggie什麼事情讓妳開心,她說早上可以多賴床10分鐘,或是偷閒在咖啡廳喝杯咖啡。

也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哈哈哈。

結果那天晚上上課,安東尼老師就講到豐盛和快樂這件事。如果還沒達到那樣的能量,就無法跟那樣的能量共振,不要去想我以後會怎樣,是那個當下就要擁有快樂或是豐盛的感覺,去跟那樣的能量共振,才會把同樣振頻的人事物帶到身邊來。

後來有個同學問房子漏水讓房子發霉這是什麼信念,老師說黴菌是憎恨議題,有沒有對房子或是鄰居或是生活的憎恨。

我就想到大約十年前,那時候工作很不順,家裡還漏水,水漏在我床鋪上面,把我的床墊都弄到水漬,變成我要睡客廳,家裡找抓漏的,弄的到處都是灰。總之就是個很糟糕的經驗。結果換了工作之後,屋頂也莫名其妙不漏水了!

一二界物質會留有能量的印記,我們不斷發送出什麼樣的能量,就會創造出那樣的實相顯現在眼前。三到五界則是能量的共振,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事物到人生當中。所以我們「希望」什麼,不會帶來什麼,唯有「擁有」什麼,才會帶來與其共振的事物。

豐盛以及快樂是一種心境,是四維度的能量,意念跑得比光速快,我們不斷投射豐盛及快樂的能量,就會不斷在第三維度創造出物質上的快樂和豐盛,但是如果我們必須要等到看到第三維度的快樂和豐盛,才能產生這樣的意念,創造快樂和豐盛的能力就會不斷慢半拍。

那天佩佩跟我說,她覺得我不是小氣的人,相反的是我是個慷慨的人,但是我對資源的運用很謹慎,就是很惜福,不浪費。我說,對喔,我對人真的很大方。

我就發現我身邊的人和學生也都是很懂得分享的人,而且是不求回報那種對別人好。

有天我跟一個學生說,我覺得我非常的幸運,跟大家能夠有豐盛的能量不斷的在彼此間流動。她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她說,她覺得如果被動的等待豐盛,像是要中發票或是收禮物,才會感受到豐盛,那這樣的豐盛是被動的,掌握在別人手上。

但是真正的豐盛是在「給」這個舉動上,因為你不可能給你沒有的東西,也要要夠多了才有辦法給,才會給的心甘情願,透過「給」這個舉動去感受自己擁有的很多。這樣的意念就會創造更多。因為當意念不斷創造出「我擁有的超過我需要的,才能夠分享出去」,這個分享的能量就會與宇宙共振,宇宙必須不斷給資源,去滿足這個想要給的意念。

所以每次有人跟我說他不想做什麼,我就說那就不要去做啊,如果真的需要去做,需要去挖掘,挖到你做這件事情是真心感覺愉快的。不然就算一件善的好的事情,都會帶有不好的情緒和能量。

我覺得不要覺得未來我會得到快樂或是豐盛,就是在那個當下就要開始創造。

可以先從小事創造自己快樂的能量。我是允許自己不開心的,但是不開心的感覺不能待太久,待太久會形成信念,像是我會每次聽到讓我愉快的音樂,我會放入快樂歌單,當我不愉快的時候,開始發現那個情緒擴散,就會開始聽我的快樂歌單,去提高自己情緒的頻率。

有時候會去看畫冊(通常事後印象派或是攝影),或是植物的紋理,去看很多細節,從過去沒發現的小細節得到樂趣。

去運動,腦內啡衝到頂的時候會產生我一拳能夠打穿牆壁的力量感,哈哈哈。

久了之後,開始不習慣負面的情緒和能量,一感受到就會覺得不舒服,就會找各種方式擺脫。

消費不是一個正向得到快樂的方法,因為要付出的很多,但是快樂很短暫,我個人覺得投資報酬率很低。反而從生活當中那種不用錢的事情,得到的樂趣,情緒可以比較持久,因為某個層面他必定觸動到我們的心靈或是靈魂,像是音樂藝術我個人認為都是對造物主致敬,大自然是與地球母親的連結,運動是去活絡我們第三屆靈魂的載體。這些都能夠更接近靈魂。物質比較是第三界的能量流動,不是不好,但是不要沈溺。

豐盛不是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期待未來有能力回收。當我們太在意有沒有回收的時候,就會有「現在還沒擁有」的匱乏感,一但匱乏感產生,會需要花更多的力量去體驗豐盛感。

我們萬華有很多老地主,你跟他買房子他看你不順眼,付再多錢他也不想賣,因為他豐盛到不差那一點錢,沒事就騎摩托車到處轉看哪裡還有房子可以買。之前還沒換現在房子時,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外面租一個更大的公寓,公寓主人就是這樣的人,人家跟他談他不想租,房子放很久遇到有緣人(我)就租出去了,搬進去之前,整個幫我大翻修,連麻桶都換新的。因為對他來說,創造好的能量比錢本身還重要,能量好,就自然會創造出豐盛,但是感覺不好了,就會破壞那樣的能量。

能量是無法騙人的,我們意識上認為自己豐盛,潛意識不豐盛,投射到宇宙的還是匱乏的能量,久了會開始自圓其說,自己騙自己,創造出的是豐盛的假象,不是實相。

我認為,從小事當中體驗樂趣和快樂,有什麼事多到可以分享的,透過分享去感受豐盛感很重要。

對了,關於shopping這件事,我有時候也會線上購物車狂塞,有種超豐盛的感覺,然後過幾天那些東西看了就沒有什麼感覺,就全部刪掉,有滿足腦內啡,但是沒有傷害。但是如果一個東西隔了很久都沒有刪掉,那應該我真的很想要,就會買。後來我發現我有很多朋友都這樣做。不過有次Momo要買Type C轉USB的轉接頭,結帳發現怎麼金額破萬!結果發現自己買了一個免治馬桶。嚇死我了,幸好可以馬上砍單。

為大家下載:

+ 我的快樂和豐盛由裡到外,細胞滿滿有這樣的感覺

+ 我看見我所擁有的,感到知足和豐盛,已經學會不再關注我沒有的東西去體驗匱乏,允許豐盛快樂的感受填滿我的細胞

+ 我知道如何從小事找到樂趣,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與正向快樂的感受共振

+ 我體驗地球的美好,接受大地的滋養,欣賞地球的美

+ 我知道如何調頻,與快樂和豐盛共振

+ 我的意識和潛意識能夠一致,對宇宙投射的意念能夠帶來我想要的正向實相

同意的請說Yes,為各位下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