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今早跟爸爸希塔one on one第一天。怎麼感覺都是我在抄筆記。
這位學生不好搞,問題超級多。還會跟老師說,妳說話沒有停頓,這樣學生怎麼有時間思考?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問到我上課一直閉眼睛接訊好像在觀落陰。
進入七界觀想的時候他說他不相信,這不可能,佛教要練10多年才練得到「什麼都沒有的境界」。而且怎麼可能脈輪說開就開,不用修煉。我就問他上七感覺怎麼樣。他說他沒上七,不可能這樣就上的。我說那感覺呢?他就說很寧靜,身體暖暖的,麻麻的,但是沒上七。(上課還一直脫衣服)
但是造物主帶他做的觀想很深,直接用DNA3觀想去看他孫子現在在幼兒園上課狀況,還用觀想去花園走一圈,他也有看到還可以敘述。還說當他想一個問題,眼前會出現金色的光不斷改變。我要他去問那個光代表什麼意思,他說沒收到。然後他還是堅持他沒有上七。
前半部我舉步維艱,因為每一塊都問超久。下午練習,光是接地也是一直問,像是問說為什麼說上七我們說都沒有離開我們的身體,同時又說身體怕我們的意識離開所以要接地。為什麼把力量還給大地之母就叫做意識有回來?難道我們就不能回到第三界的物質界就好,一定要經過一二界?如果說我們都是合一的那為什麼還要上七?
我真的被問到滿頭大汗。尼瑪現在是在考邏輯學嗎?全程我如果沒有一直造物主幫忙助功,真的會暴怒打老人。
他掃描超強,掃心輪一直講,掃到我身體的問題和他自己的問題,也是超級精準。我就說爸你解讀能力很好耶,他居然很驚訝地說,這不是大家都有的能力?
他說以前到新環境拿到全校老師的名冊,要背全校老師的臉和名字,當時他就在旁邊寫下他對那些老師的解讀,結果一年後無意間翻到那本名冊,發現他當時一年後對老師的認識就跟他剛認識這個老師解讀的一模一樣。也說當時推動一個案子,他預測五年後會發生甚麼事情,現在要做出改變,不然死路一條,大家都攻擊他,他也就離開了,五年之後的負責人,就跟他說事情跟他說的狀況和發生時間一模一樣!
他說老人多病,有生什麼病自己就知道生成的原因和發生的輕重,前陣子醫生說他肺部有陰影,要做進一步檢查,而且醫生覺得可能問題很大,他就一直覺得沒事,結果最後檢查就還真的沒事,他說這種事情發生好幾次了,他自己對身體的解讀比醫生還準。而且他居然還掃到我右膝蓋外側有問題,這件事只有我跟我的復健師知道而已。
希塔療癒我覺得給他最大的衝擊是他過去常常以為所有人都是這樣,會跟人家吵架,今天才發現這是少數人才有的靈通力,哈哈哈哈哈。他以為大家都看的到事情的真相還死不覺悟,現在才知道不是大家不覺悟,是根本沒看到,跟人家講人家也聽不懂。
乾,希塔進入我生活晚了30年,不然我小時候跟他相處不會那麼辛苦。
下課後感覺要翻筆記做功課的是我,但我累到倒下要躺一下,我爸還神采翼翼的說他要去種田了,然後就跑走了。(平日班都嘛是要去接小孩,要趕太陽下山去種田的還第一次有)
反正我是從頭被嗆到尾,不過他提出很多很棒的佛學引導。
#無極生太極
我上課講一半他就會突然冒出一句話,我就要問他那是甚麼意思。像是在講一到七界的概念,是能量讓分子震動,我就說創世紀有說,造物主拿了一點的自己,創造出礦物,再拿自己的一點創造出植物,再拿自己的一點去創造出動物,接著用自己的形體創造出人。我說這就是造物主拿自己的能量所創造,不同的能量造成不同的震動,創造出動植物人。
他突然跑出一句「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易經):就是因為無極(七界甚麼都沒有只有光的空),所以有太極(一到七界),太極生兩儀(男或女,陰或陽等二元對立),兩儀生出三才(天地人)。
光是「造物主」三個字他就暴走,我說空性他又說不是,光是「造物主」這三個字就討論很久,最後決定就說「宇宙源頭」,一旦我不小心說出「造物主」,他就深呼吸。
#民胞物與
講到慈悲(本私教班離題的機率非常高)我爸說佛教解釋合一。舉例來說當年愛因斯坦很聰明,所以把自己的大腦捐出來,愛因斯坦是個本體,那愛因斯坦的腦就不是愛因斯坦,因為愛因斯坦的腦的本體就是「愛因斯坦的腦」,所以一個本體在概念上可以切出更多小的本體,理解到這樣的分離,就會理解合一。既然是往下切割,那我們也可以往上整合,會知道人類是一個本體,與愛因斯坦對等的話,那你跟我就會分別是愛因斯坦的腦或愛因斯坦的腿,但是愛因斯坦的本體是透過這些「零件」組合,你不能說他們是分離的,那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地球或人與宇宙為什麼是分離的呢?(希塔初階立馬變哲學辯證課)
#萬法唯心照
而我講到我們的意念創造實像,我跟我爸討論的是佛教八識(我自己造物主與我的補充教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合稱五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
意識和末那識在希塔就是我們的信念系統和感覺,我們的信念系統和感覺會指揮我們的五識去蒐集環境的資料。一但當宇宙實像(造物主的最高最好)跟我們的主觀宇宙(我們創造出的宇宙)產生了落差,就會產生痛苦,這個痛苦會讓我們不斷修正自己的信念,讓自己的主觀宇宙與宇宙實像的落差縮短,一但我們的主觀宇宙與宇宙實像結合,那就完成了阿賴耶識,我們又會重新回到光中。
我爸提出佛法的是「萬法唯心照」,作為補充。
#業力
我爸說,藏文的工作/功能叫做”le-ka”,業力(karma)叫做”le-wan”,業力的藏文是有「動」和「做工」的涵義在。許多人對佛教有誤解,是臣服或順隨,是甚麼都不做,叫做無為。正好相反,佛教真正的業力是要我們不斷創造力量和動作的過程,透過不斷的動,去修正。
#婆羅門教影響佛教
我爸修正了我對印度教進展到婆羅門教,進展到佛教的過程,這我在世界關係課程當中有提到的部分,他做了更精準的修正。
好比過去我們在春秋戰國,有九流十家,百家齊放的狀態,目的是不同的門派都去找出一個脫離痛苦,接近喜悅的方法,就好比儒道墨法。
同樣的,在印度,婆羅門教當時出了96家(派別),在佛教稱為「外道」。在印度,因為有奴隸從事勞動,菁英階層能有富裕的生活,也無需勞動。因為天熱,會不想動,就不停地思考,尤其到晚上沒事可做,就看星星(星相),還有彼此衝擊,提出討論。佛教在那時也算是其中的一支。
而就好比我們的儒到墨法,釋迦摩尼的佛教當時也是祂悟出宇宙運行的方式,提出了「苦疾滅道」
其中提出了覺有情,「覺」是覺悟,「有情」是意識(consciousness),就是對本身意識的覺悟,除了自己要覺悟,也要幫人覺悟,這就進入了慈悲。
藏文的心是sam,慈悲是samgen,慈悲會是從心當中發出的一種感受,而慈悲會有一階一階的台階,有不同的層次需要學習。
我回我爸說,對,有次我對造物主顯化慈悲這個美德,造物主問我的是,妳要有甚麼程度的學習?我問造物主甚麼意思?祂說,菩薩耶穌都還在修行慈悲,妳要有多深的學習?我還真得一頭霧水,當時就只說最適合我程度的學習就夠了。所以我要從耐心、同理心…等小的美德開始培養起,蒐集了不同的美德,才能夠去學習我顯化的等級的慈悲。
#慾道無
我提到印度教的大梵天創造出第三界的幻象做體驗,我爸說對應佛教,大梵天創造出的是「慾」,並不是「道」。
「慾」是我們的心,有三十三個階段需要修練
「道」是物質是界,我們要從物質是界當中頓悟
「無」就是回到無物質的狀態
慾投射出道,對應希塔,就是我們的信念(心)創造出實像(物質界)
所以說印度教的大梵天所創造出的幻象,並不是創造出我們的物質界,而是創造出慾,而慾做出投射,那投射出來的結果才是物質界。
#業增長廣大
講道初階DNA,信念創造實像的部分,我爸回應是廣論的「業增長廣大」就是希塔「能量以十到十五倍回來」的概念。我們的善念或是惡念,出去之後會被擴大,回來讓我們體驗。而佛教散播意念的方式有三者:身、口、意。
「身」是做事,「口」是話語,「意」是意念。這三者都會創造出業,增長廣大後回到我們讓我們體驗。
#無條件的愛
我爸建議我去讀Carl Rogers自我心理學的書,會理解愛是怎麼在大腦當中被創造出來的,能夠幫助療癒核心層的議題。
我查了一下wiki講到Carl Rogers提到無條件的愛是這樣寫的:
無條件的愛與關懷
無條件的愛與關懷為在各種情況下,皆可以付出愛與關懷,相對則為價值制約。 例如:如果是價值制約,常常會聽到,如果你不乖乖把功課寫完,媽媽就不愛你了。 例如:很想要學習藝術,但因為若你能學習法商,就會表現出愛與關懷,因此放棄學習自己喜歡的藝術。 孩童是否在無條件的正向關懷中成長,對其成長與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如何看待父母對他的評價,亦反映出自我接受程度。
wiki裡面Carl Rogers不妨搜尋一下,他的人性觀其實模擬了很多核心層不同的狀況。
我個人認為多看心理學裡面人本主義的書,真的能夠去解決核心層很細膩難解的問題,而且對個案能量的微妙轉變會有極高的辨識度。其實就是在探討底層信念如何生成的,一但療癒師的左腦做出這樣的架構,當遇到個案不同的狀況,而具備了相關的知識,造物主會很明確地告訴療癒師問題的核心在哪裡,用甚麼樣的路徑挖。
我爸也告訴我人的大腦是如何左右腦互相切換,在理性和感性的重疊下做出反應的,個案看似理性的行為,其實是被情緒所控制。
一個被情緒困住的人,是不講道理的,會對環境做出非理性的判斷和反應,而且拒絕接受任何理性的建議,也會拒絕看到問題。要破解這樣的狀況,要透過不斷分析個案的情緒,一層一層的下去,先去修補破碎的情緒需求(小時候未被滿足的感受,例如愛或是安全感),個案才有能力去面對他的底層信念。
看!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知道這個順序,一些過去的議題,探到底層信念的速度應該會更快!
#善心與惡心
希塔只講負面信念和正面信念,而佛教可以分成十大善、十大煩惱、二十個小煩惱,而希塔說的顯化,佛教的角度會從業和果報(因果報應的果)去探索。
我爸也提到天理教的「負面信念」則是用八種灰塵敘述。
對於「果」,佛教提出果有三種,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異熟果:我們造的業及創造出來的結果
等流果:包含領受等流和造作等流。領受等流就是我們的個性、習性和負面心態(我猜是希塔的小我),造作等流就是我們具有的特殊習氣,會是從歷史層帶來的,就好比兩個雙胞胎,長的一模一樣,也有一樣的DNA,但是個性迥異,就是不同的靈魂會從靈魂過往帶來某些特定的習氣,會把過去沒有學習完成的,繼續學習和修正。
#純淨發心法則
我爸提到需要去清澈我們的心思,透過轉念、覺悟,去做出跟過去不一樣的決定,因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跟我爸提到在希塔的第六界慈悲法則底下,就有個純淨發心法則。而慈悲是一個法則,也是一個美德。
#世俗諦與勝義諦
世俗諦是主觀宇宙,就是我們看到的宇宙,我認為這是人類的集體意識,另外一個方式去看也是我們信念創造出來的世界。
勝義諦就是客觀宇宙,也是希塔裡面說的「最高最好的實像」,也就是佛教指出的空性。
我爸說,藏文的外觀叫做nam-ba。迷信或是分別心叫做nam-dok,意思是透過外觀的理解。意旨就是不理解內在本質,而對外觀妄加批判。
#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是真理,我個人的解讀就是當我們捨棄小我以後的樣子
報身就是我們得到的報應,當我們不斷修正自我,已經停止所有的業力了,就是呈現出我們最真實的樣子
化身,就是我們化顯出來的樣子,這是沒有色身的,事物會回到最初始的樣子,回到本質。我爸講的例子是就是有人請一個和尚吃飯,那個和尚不吃,跑去吃廚餘!因為對他來說就是把食物恢復成本質,就是讓人溫飽。這個例子因為太有畫面太震撼了,我腦中一直重播和尚吃餿水的樣子,剩下的完全沒聽進去,所以不太理解這三者的解釋。
這就是今天的課程討論,我被我學生教導所做的筆記,哈哈哈哈。若有謬誤就還請原諒,我再去問我爸問清楚一點。
今天的下載很簡單,就是:
+關於以上內容,我能夠領會所有的意涵和名詞解釋
同意的請說yes,為各為下載。
影片是我的狗在吃我的顯化本
Day 2 & 3
終於初階最後一天,感謝造物主,感謝維安娜,初階只有三天,不然真的比上大課還累。我下午覺得好想睡,才泡完茶包人就睡著了,連茶都來不及喝。
我的頭腦又恢復很活躍的狀態。我們家常常進入這樣的辯證或討論,這造成過往我跟環境當中很大的摩擦,在華人的社會不太能夠接受這樣的討論,大多數的人如果糾正他的觀點,他不會認為這是討論,而是人身攻擊。直到我後來到了美國,身邊朋友大多是英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這種類型的討論很頻繁,甚至他們會認為沒有觀點的人沒甚麼思想。所以對很多人來說,歐洲菁英體系的人高不可攀,但是年輕時候我身邊很多那樣子的朋友。
覺得過去幾年大部分的學習都是從書還有環境,還有思考,少了能夠討論的人,這方面開始慢慢鈍化,想到昨天我爸說藏文的迷信,其實迷信就是不去思考而全盤接受。在希塔講義上維安娜寫說,對造物主的關係就是盲目地相信、理性的相信,到全然的相信。若我們不去懷疑及探究,而是盲目地相信,這何嘗不是一種迷信。
#顯化和回憶未來
這部分來回討論好久。我提出每個人都有靈魂使命,靈魂使命會被切割成神聖時機,神聖時機會有需要完成的事,還有相對應的美德需要得到,必須我們努力的我們需要自己做,我們無法做的需要顯化,而看未來則是確認我們有走在我們的神聖時機上,如果沒有,就要修正現在做的決定,從修正現在的因,去改變未來的果,甚至是修正過去,從改變過去的因,去改變現在的果,而果又生因,因又生果,去改變未來。
達賴喇嘛曾說人需要修福德和智慧,這是兩塊,並不是說我們不斷做善事,就不需要得到智慧,我們做善事,是去創造出好的業力,而智慧則靠修心修行,好的業力能夠提供我們好的環境修心修行。
我個人認為一切萬有都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所有我們做的業都會變成能量儲存在宇宙,好業變好事,惡業變惡事。顯化就有點像是去跟宇宙提領這些福德成為我們需要的形式。而我們的創造也要對應我們的索取,不然我們過度提取,而沒創造,就會開始失衡。我自己不太去跟源頭要甚麼,但是每次我需要甚麼,都會在最高最好的時間點,甚至我都還沒想到有這樣的需求,物質或宇宙的服務就會提供給我。
今天討論的是顯化。我爸說唯識宗叫「變現」。我爸說好或不好都是第八世種子識,看我們種下甚麼,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物質世界,物質界的反應很簡單,就是種下甚麼意念,就得到甚麼結果。覺得豐盛,那就會有。但是重點是歷事練心,透過修練不斷讓自己的心更清明,物質反而有的人擁有太多會變成阻礙,或變相追求物質,而不是練心,所以要拿捏那個平衡。
#見山是山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俗人的反應
第二個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我們會從山水當中得到甚麼好處
第三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看出這一切都是「空」,都是添加的
我提出三摩地的影片提到,一個和尚開悟前,每天挑水砍柴,一個和尚開悟後每天挑水砍柴,是不是這個意思。
我爸說套上這個一二三步驟,第一個見山是山是覺得挑水是苦,第二個見山不是山,是去思考挑水為什麼苦,第三個還原見山是山,是理解這都是我們的感覺,放掉那些感覺,回到空性,而空性是一種體悟,在甚麼樣的狀況,都能泰然自若。
我爸說有人批評會有和尚坐賓士,而對於和尚來說,走路或坐賓士,抱持著都是同樣的心態,不會因為走路覺得痛苦,而想要坐車;有車就坐,不會因此特別高興,那是因為已經達到空的境界,不對任何事情起心動念,不批判,也不追求。
所以追求或是顯化物質,也是悟道的一個階段。
我說那為什麼第一天說的和尚吃廚餘,如果有人請他吃大餐,他應該吃,而不是刻意吃廚餘,那表示他動了心。
我爸的解釋是說,因為那個和尚是在傳授眾人知識。佛會以不同的面向示人,一個蠻橫的人,他看到的佛是凶狠的,一個困苦的人,看到的佛是慈悲的,憤怒的人,看到的佛或許是莊嚴的。我們會因為特定的目的,去做出某種行為,而不是因為情緒或是欲望驅使。
#拔除負能量
跟爸爸的這個討論很有趣。
我爸問我為什麼會需要拔除負能量?他認為就像昨天說的,覺得房間冷,就開暖氣,不是驅逐冷氣。我們不想要負面的事物在我們人生當中發生,應該是聚焦累積正能量,而不是忙著驅趕負面事物,他認為這個「負」能量,就代表二元對立仍然存在,一個人能量夠高,不好的事物自動會被抵銷掉,如果理解所有的惡或是「負」,透過轉念去改變看待事情的方法,當一切都化成感謝和慈悲,一切的惡或是負都會被化解掉。
我個人認為負能量攻擊只有你允許這樣的攻擊,這樣的攻擊才會發生,甚至我認為有時候沒有人攻擊你,是自我的批判對自己進行攻擊。
為什麼我們會允許詛咒或是對方的攻擊,有時候是因為我們潛意識對對方有所虧欠,而接受了這樣的攻擊會成為一個對對方的補償心態。好比媽媽對女兒說「我希望妳長大,妳女兒也會這樣對妳。」我們接受了這樣的「詛咒」,是因為內心當中對傷害媽媽感到抱歉,在潛意識裡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會有種贖罪或是償還的心態。但是如果我們把贖罪的心態轉化成感謝,謝謝媽媽告訴我我哪裡做錯了,對自己及母親感到慈悲,那這樣的詛咒就不會生效。
我也記得造物主曾經對我說過,持續累積慈悲和愛,因為所有的攻擊遇到愛就會消融,妳根本不用做任何的能量罩或能量保護,愛就是妳最好的保護。而當我們做了太多的能量罩,我們同時是在阻絕自己與這個世界互動。
我爸認為我們不需要引導正能量進來,我們本身就擁有正能量,即是清明之氣,稱如來藏(wiki:一切眾生本自具有、與佛同等、本自清淨的心性,又稱作佛性、真如、本識、本際、實際、法身、無垢識。眾生雖有本自清淨的心性,為煩惱遮蔽時,是感召因緣果報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第八識,修行淨除煩惱後,才是真如、佛性、如來藏。)只是這個正能量被遮蔽,我們只是需要還原它,而還原的方式是累積美德和得到內在寧靜。
最終還是透過專注,找到每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意義,持續累積美德,並淨化我們的心靈,才是淨化負能量的方式。又回到意識流,我們要檢視的是我們的中心思想,而不是外在表徵。善應該是一個人整體表徵,包含一個人的思想、行為、行動、語言,以及發生在這個人身上所有的事物。培養內在的善非常的重要。
我自己也反思,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希塔技巧當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獨立事件看,而不是真正理解內涵和含意,進而內化,不也是跟指著聖經上一行字,斷章取義說因為你是同性戀,上帝不愛你,或是聖經上說不能墮胎,而不是透過聖經去了解上帝的愛以及宏觀思想的人沒有兩樣?
#七界是不是空
我爸質疑了希塔出現一個很大的悖論。一個是我們用Creator of All That Is,這基本上是基督教的信仰,認為神是一個具有形體的更高存有。但是到了七界,又像是佛教的空。
我爸問我,所以每次我說我去問造物主,那個七界的「空」會說話?所以七界真的是佛教形容的空,還是一個沒有形體的存有?
我們進入宗教的討論。(幸好我準備世界關係把宗教哲學重新學了一次,不然真的這段討論就落漆了耶)
有神論有兩派,一個是理論體系,就是基督教或是穆斯林,有聖經和教義;另一種是沒有理論理系,就像台灣的道教,有關公和媽祖,但是沒有一套理論系統。
無神論有兩種,一種是佛教,講空性,甚至西方認為儒學(孔子)也都是無神論的宗教,一種是馬克思的唯物論,講求functional structure,我們是由我們的環境演變而來,社會結構影響我們的生產方式。就好比我們處於溫熱帶,雪就只有一種說法,就是雪,但是愛斯基摩人有40種雪的說法。
有神論的理論體系會認為,「造物主」具有極高的智慧,一切都會做出最高最好的安排,我們不需要去揣測神在想甚麼,我們只要把我們的事情做好就好。(其實當我們說「一切都是最高最好」,已經具有基督教的意象在了)
而佛則是因果造業,當有天我們不再造業,就無需輪迴,就會成為佛,靈魂一整個旅程就是學習淨化。
所以我們回到第七界的聲音到底是哪裡來的聲音?
這塊其實我已經快通了,但是我還卡在最後一關的門前,我無法完整的建立一套體系去回答我爸這個問題。我只能針對現有的理解跟我爸說。
一、從認知科學來看,七界的智慧是用貝葉斯演算法來,可以想像七界是一個資料庫,累積了全人類,甚至是全宇宙的知識和資訊,我們可以從七界下載我們所需要的資訊,為什麼每個人的最高最好都不一樣,是因為每個人遇到的scenerio都不一樣,我們會從資料庫找到對我們來說最有用的資訊,而這個資訊是跨越時空累積而來的資訊。同時我們也會把我們的經驗上傳到七界這個資料庫當中。六界宇宙法則應該是持續修正的狀態,包括七界也是,但是比起七界來說,我們太渺小,以至於任何六七界的更動,我們不會有感覺。
二、如果我們曾是七界的一部份,經過大爆炸或是混沌理論,進到分子震動成為一個思想體,那麼我們仍帶有七界的神性,在另一個維度合一的狀態,我們聽到的那個聲音,應該是佛教所說的,成為佛的當時,最清明乾淨的自己的聲音。這樣說,七界的聲音,來自於如來藏的自己。而從教學當中還有我的觀察,心越乾淨的人,收訊的品質就越高,有時候初階的新生,接的訊就已經非常的純粹,但反而心有雜念的人,不管上過多少課,說出來的話還是帶有濾鏡。保持良善和簡單,我個人認為對於靈性學習非常的重要。
我爸叫我要搞清楚,因為以佛教來說,如果扭曲或是錯誤引導他人,說這是來自於佛的話語,是最嚴重的罪,永世不得超生,他不希望我做完希塔就無法投胎了,噗。
假設七界造物主是個佛,我們解讀到的訊息等於是佛的話語,但是受到我們負面思想或是小我的濾淨篩選傳遞給我們的個案,這也算是扭曲佛的話。我爸的意思是,不是我們刻意這麼做,但是只要還未覺悟之前,都無法100%知道自己哪裡受到汙染。而當我們還沒成為佛,我們說的話都不可能100%與佛相當。
這部分我還需要消化一下。不過我在這一年當中,也不斷調整自己的挖掘方式,不太會去跟個案說我看到甚麼,或是該學習甚麼,他學不到或看不到,我寧願問造物主可以幫他做甚麼樣的下載,去協助他看到。
有時候個案大卡關我還是會說,但是我想我需要學會如何更謙卑且以提供最少資訊的方式協助個案看到,或許就像我爸說的,需要結合更多的心理諮商技巧,以引導的方式協助個案解決問題吧。
另,我回問我爸,那為什麼那些來救眾生的尊者,看到旁門邪教卻甚麼都不做?我爸說,他自己之所以信佛教,是因為佛教經過2000-3000年,無數僧侶的不斷辯證,邏輯性已經非常強,會理解大家都在追求真理ultimate truth,知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業,他們都還在學習。利用宗教斂財的,他們選擇了這樣的學習,他們的跟隨者,也選擇了加入那樣的業力。
#美德的操練
我爸的顯化內容很有趣,他希望能有健康的身體,把想學習的知識都告一段落,然後平靜的死去,不帶給任何人負擔。他回頭問我,源頭會如何安排?
我自己操練的心得,有時候我們顯化的是一段旅程,有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得到。比方說,顯化物質界的事物很簡單,造物主通常就直接給。但是我要了慈悲,祂先磨練我得到耐心、學會原諒、學會同理心等等,最後才開始在我環境當中教導我慈悲,族果沒有透過前面小的美德,大概祂的教導我也聽不懂或是無感,第一階段完成,祂再出現第二階段的耐心、原諒……等的訓練機會出來,去完成下一階段的慈悲學習。
曾經達賴喇嘛說過福德跟智慧是兩大塊,不斷的捐款做善事,並不會讓人得到智慧,不過會創造出一個業的輪迴和富足,智慧要靠學習和覺悟。
#信仰與迷信
我跟我爸討論的結果是信仰需要達到情感和理智的平衡,如果情感而沒有理智,容易落入迷信,一但落入迷信,要不走火入魔,要不被操弄。不斷以邏輯和理性檢視自己的宗教不是背叛自己的宗教,而會讓我們的信仰更真實,真正一切萬有是辯不倒的,只會越辯越明。
#三天課程心得
我爸本身就是一個天才,知識非常淵博,當年在教研究所的時候,常常週末還會有指導的學生來我家討教。我也是後來聽我讀教研所的朋友說才知道,他是邏輯學的權威。後來開始學佛,也是突飛猛進,他在德蘭薩拉學習過,後來在Bangalore的時候,剛去只會用藏文打招呼,半年後已經可以用藏文在台上對藏人發表演說。本身也精通好幾種語言。
我知道他會跟我學希塔是因為他愛我,想了解我到底在做甚麼,但儘管自身學習非常深厚,也常常一出口就是文言文,但是他很耐心的聽我說,也很謙卑的歸零學習。他的風範是對我的身教,永遠保持謙卑的心看待萬物。
照片是今天我媽帶我去東海岸管理局,兩人散步時發現後面居然有一個步道,步道有超美的無敵海景。跟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