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常常陷入過去的回憶當中,好像能量在做大清理。
昨天訪談的時候,Freyja說曬太陽是治療憂鬱的好方法。想到一些往事。
我自己25-35歲的夏天週末都是在海邊或是河邊過的,到後來因為衝浪差點得到青光眼才開始改爬山。
有次花很多錢去體驗太空艙,就是躺在充滿鹽水的一顆很大的蛋裡面一小時聽冥想音樂,說是體驗在媽媽羊水裡面的感覺。那時候覺得好浪費,因為每年夏天我就是這樣躺在大海上飄,一邊聽海浪的聲音,真的非常療癒,大自然就有的東西幹嘛花錢。(然後旁邊還有貴鬆鬆的助曬療程。)
這陣子常常想到工作這件事,工作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得到成就感會快樂,賺錢就能支撐體驗這個世界的物質所需。
人開始不快樂是因為對名利的追求,目的是去滿足物質生活,而這個目的已經開始超越工作上的成就感。生命開始失衡。
我過去在職場當中已經證明過自己,現在不需要去證明什麼,做甚麼事圖的就是成就感和快樂,等於又回到起點。
以前的收入相對起來很高,我說我要做療癒師時,我爸擔心我的收入不能支持所需,他唯一跟我說的一件事就是:做讓自己快樂的事,降低物質慾望就好。
我爸爸自己在職場上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這句話只有走過的人才能心領神會。
平衡很重要。我一直都還在學習。

之前療癒個案,她說她曾經受到的對待,但是講得很平靜,我問她妳對這件事的感覺是什麼?
她說,我能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我問,那妳呢?
我說,妳真的很好嗎?
她很平靜的說,是的。
我說,真的呀?
她突然大哭著說,我很難過。(接著哭超久)
我們否定自己的情緒的原因很多,有時候是無法接受自己不被愛或是受了傷,有時候真相太沉重了,讓人無法接受,有時候是為了生存。
情緒不是不見,只是被壓下去。因為情緒如果一放出來怕自己無法承受,或是無法解決。尤其是人必須要強打著精神前進的時候。
前陣子處於一個情緒崩潰的狀態,反正什麼事都會被勾到,連看Netflix電影Blue Jay想到過去在美國讀高中的事,或是逝去的人和戀情,之前在大陸工作的一些事,因為人必須要往前走,強打著精神的同時,也把情緒壓抑下去。
我把自己當成個案問了三次:
妳真的很好嗎?
妳真的很好嗎?
妳真的很好嗎?
真的問到第三次的時候,突然很多的情緒湧現,多到有點崩潰。
但是人事物已去,事過境遷,再去面對好像也沒有那麼難。
梳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後,有種放下重擔的感覺,甚至讓我更看清楚現階段的自己。
回想過去的那些時刻,常常是覺得自己沒選擇,需要被迫接受。學了希塔後的我會改口問自己,我還有什麼選擇?
對於過去的那些不得不,記得問自己三次,妳真的很好嗎?每一次問的時候,感受心輪的能量一層一層的浮出。
面對自己的情緒和釋放,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拉瑪剛被救出來那時候跟人跟狗都不會互動,很幸運遇到這隻歐告!這隻歐告教會她怎麼玩。還會故意跳走很像很害怕的樣子。看到小小的拉瑪示威真的很可愛。(接著被巴頭)
之後拉瑪遇到歐告都很興奮,以為歐告都很好,但是遇到至少六成的歐告攻擊性都很強,她常常被兇。有次在河濱她衝向流浪狗,一群流浪狗跟軍隊一樣衝過來攻擊,我跟拉瑪都嚇死了!那次之後她有收歛點。
個性溫和的歐告通常是有人養,得到很多的愛被保護的。河濱公園的歐告連颱風天都只能在橋下過,他們還會一起游泳捕魚,防衛心和攻擊力很強,戰鬥力驚人。
馬斯洛的精神層級理論,人需要滿足的層級循序往上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踐需求。
河邊歐告還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當拉瑪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滿足,在社會需求(交朋友)的階段,就無法明白為什麼河邊歐告要攻擊她。而同時,她很幸運遇到的第一隻歐告,已經在自尊需求,除了自己的自尊,也同時在為拉瑪建立自信。
人與人的際遇很奇妙,如果我們都待在舒適圈,與我們同類的人相處,生活的舒適沒錯,但是因為無從比較,無法看到自己強在哪裡,或是還有哪裡可以變得更好。
但是跟與不同類型的人互動,或許會受傷,或許會有摩擦,但是會更清楚的看到自己是誰,在宇宙的哪個位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互動當中,當我們能與不同層級的人產生連結,理解了他們,我們的世界也會變的更廣闊,海納百川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嗯,拉瑪是隻見過世面的狗,對她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