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三階的時候,我跟學生說錢是低階的能量,直接去顯化你要的東西,不要去顯化金錢來買。所以同學似乎有誤解,認為錢很髒,配不上擁有。昨天跑來問我,我說母湯母湯,錢是工具,還是需要有。
在印度財富這個字叫做Maya,幻象也叫Maya,就是梵文的摩耶。金錢跟時間一樣,是不存在的,都是幻象,這是第三界用來度量的一個工具。有一個困在金錢名利幻象當中而無法達到「梵」的境界的形容就叫Moh Maya。(Facebook好討厭,每次打Maya就會問我要不要tag自己)
以下這段對印度哲學幻象的解釋可以參考:
印度哲學把「幻」看作是神本具的創世神通:「彼以摩耶,揭示宇宙,既攝黑夜,又施黎明。……彼之神足,閃爍異光,驅散摩耶,直上穹蒼。」(《梨俱吠陀》)。甘婆子仙人在其中提出了二幻理論。第一個「幻」表示婆樓那神以幻術(神通)變出宇宙;第二個「幻」表示婆樓那神以幻術回收宇宙。在他看來,森羅萬象的宇宙,包括時間和空間,本無客觀實在,其所以出現和存在,完全由於婆樓那神的摩耶幻力的作用。換句話說,都是婆樓那以幻術制作出來的幻像(第一個幻的作用:揭示宇宙)。因為是幻像,所以無法永恆存在,待到某一特定的時候,大神婆樓那又用幻術把它收回,復歸本位(第二個幻的作用:幻的消失)。從吠陀的「無」與「有」的辯證觀點看,第一個幻「揭示宇宙」,意即存在——有;第二個幻「驅散摩耶」,意即非存在——無。所以在吠陀哲學家的眼中,宇宙不過是神所使用的摩耶變化出來的,也最終將被神所收回。神是真實的存在,宇宙卻是虛幻的,只是神在神通遊戲中變出來的一個廣大無垠的幻象,而非真實的存在。
結合量子力學,認知科學,還有佛教來說,就是客觀宇宙,經過八識篩選出的資訊,意念投射到宇宙黑洞,黑洞處理之後,投射回來給我們體驗的實像,變成我們的主觀宇宙,而這個實像所產生的喜怒哀樂,會讓我們不斷調整和修正自己,去完成靈魂使命。Maya幻象就是黑洞投射成實像的這個過程。
所以說這個投射,包括時間或是財富,是一個度量的指標,可以度量因果,可以度量豐盛。而真正要修正的,是本我跟大我的距離,不是這個度量的工具。
意指我們希望擁有很多時間,越多越好,但是我們不會把追求時間當成這輩子的功課,金錢亦是。智慧和美德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體驗和追求的,豐盛可以讓我們專心的學習,而金錢是第三界的工具。
記得應該是在文欣老師的課,老師有提到顯化是宇宙給我們的獎勵,透過這樣的獎勵去完成天命。
所以說當我們行天命,豐盛會自然而來,但是當我們的關注全部放在錢,我們有沒有認真在行天命?還是是被動的行天命?
我媽最常掛在嘴邊的是錢能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我自己很少談錢,印象中跟過去那種富過三代的前男友們也都很少談錢。跟現在的老公談錢會很讓我爆炸,因為會覺得越討論這個,就會顯化出更多相關的討論出來,而這不應該佔掉人生當中太大一塊。
對我來說,能量是流動的。金錢只是物質界對於能量的的一項指標,為什麼東西用久了會折舊?因為老化的過程會讓這項物品創造的能量遞減,折舊費用或是殘質只是去解釋能量遞減的度量衡。
所以說,應該是專注在創造的能量,留意能量流動的方向,能量流動了,不可能匱乏,因為所有流出去的能量都會帶進新的、最適用當下的能量。當我們的創造過於快速,流進來所儲存的能量需要被量化,就會是金錢去告訴我們有多少儲存的能量能讓我們使用。而這個一進一出的過程我會去檢視是不是一個舒適平衡的過程。
如果限定了流出去能量的方式,限定了我必須有多少儲存,那很可能我們會需要超過自身能量的創造,讓自己累得半死,或是時間點總是不對,我要不斷的調度我的「能量現金流」。(有做生意的人就知道我在講甚麼)這對我個人而言這只是專注在挪資源,不是專注在創造,也不是我這輩子想要過人生的方式。
同學詢問我這塊之後,我就一直在想這件事。每次一卡關,造物主也不斷給了很多的提示。
晚上休息亂轉台,看到Netflix在撥Rebecca,Rebecca是一個富太太的助理,在度假期間遇到一個有錢男人,Rebecca在跟富太太說那個男的多有錢的時候,富太太就說,談數字很俗氣。
結果一轉台,看到Larry Latterman訪問Kim Kardashian,Kim一直在摸自己的辮子,Larry問這辮子很貴嗎?Kim笑著說我不講錢的,但是又自己忍不住說這是我用IG換來終身的,價值超過25萬美金。
這個我有被勾到。一個是我小時候我們家不太講錢或數字這件事,因為我爸媽也有講錢很俗氣的概念。一個是我前男友說東西被標價就不是無價的了,你覺得標得很高,對方可能覺得這個價格很低。
一個是勾起當年在斯里蘭卡的一件事,當時家裡吃的jamón是前男友他爸爸托El Bulli的老闆引薦,排那種每年線量產出,不對外經營,只能靠引薦才能排入名單的農場買來的jamón,因為家裡常常宴客,都會存酒,斯里蘭卡因為太熱,香檳都在房間吹冷氣,有次停電,怕酒會壞掉,變成我們在一個月內要每天開一瓶Dom Pérignon趕快喝掉,我這種中產階級的小孩,每天的生活還真的是大開眼界。
所以有次一個澳洲朋友來找我們,晚餐當然招待吃好吃的,開的酒也是透過德國大使館從歐洲運來的好貨,以台灣人的習慣,就會需要說一下食物的來歷,我就被賞了一個白眼,事後前男友對我說,人家如果懂,就吃得出來,人家如果不懂,你跟他說就會吃得很有壓力,要有好酒好食物,不就是因為要一起度過一個好時光嗎?最重要的是朋友間的交流,食物只是陪襯。對他來說,友情是無價的,但是當我們開始把金錢的價值的意念植入,這段友情無形之中也開始被標價。
所以說,我們需要錢嗎?要,因為我們在第三界。我們要顯化錢嗎?要,因為我們在第三界。但是錢真的那麼重要嗎?我覺得不見得。就像我媽說的,錢能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那些大事才是需要我們去頓悟的學習,更需要透過顯化的協助去達成。真正解決的了大事,創造出能量,就會豐盛,小事也容易解決了。
有一個學生想要上我的豐盛課,我說那就去顯化這堂課,造物主會顯化金錢給她嗎?會,因為我不收300個貝殼或五隻雞。結果她就中新冠了,團保賠的錢正好支付學費,她多了幾週的假期正好可以回來複訊白天的三階,然後她用希塔療癒自己,發病的過程當中沒甚麼症狀和不適,還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她顯化的不只是學費,她還顯化了課前複習以及時間,甚至三階因為中新冠,就學會疾病療癒,當我看到豐盛課本上寫「貧窮是一種病」,我覺得造物主的「最高最好」很奇妙。
因為她居然還先學會疾病醫治才來上豐盛。
顯化學費,得到的是學費,顯化體驗,得到的是完整的體驗。
創造出豐盛意識,豐盛即隨手可得。
連結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FaberLin1126/photos/a.110021901575267/146825867894870/
錢就是道,因為錢具備道的靈魂!
金錢就是道,用道的手掌玩耍金錢;玩耍金錢,就不會被金錢玩耍。金錢是助長人生喜樂的要素,但不要因它帶來痛苦。倘若因錢帶來痛苦,那錢就是道在以痛苦的聲音喚你覺醒呢。
錢就是道
在世間,有哪幾樣東西更接近道的品質?錢和水。
山澗中流淌的水,哪兒低窪往哪裡去。在那低窪中,哪株植物最乾渴,它就流向哪裡,它利潤萬物而沒有它自己。
錢呢?錢也是這樣,它從一個地方流到另一個地方,從一雙手到另一雙手,從一個口袋到另一個口袋,它時刻不停息它自己,像水一樣,誰最需要它就流向哪裡。
水的過程是流動,錢的生命就是不斷地出去,再出去。當它被花的時刻,它成為它自己;一旦它停止下來,它變得不再是它。這和道一樣,在這兒又在那兒,總是被最需要的人看見。
金錢猶如魔術師的道具,擁有它能夠變現出其他的玩具。錢能夠生出另外的東西,猶如道能夠變現出萬物一樣。有錢能夠買到世上的很多東西,把別人手中的寶貝變現到你手中。錢從一個人那裡到另一個人那裡,然後再到另外的人那裡,它一路上不停地變現其他的物件,猶如河流中的水從這塊石頭經過那塊石頭,然後再繞過另一塊石頭,不斷地變化中不同的浪花和歌唱。 錢就是道,因為錢具備道的靈魂。
世上沒有人真的需要錢
覺悟的人知道,世上沒有人真的需要錢,人們需要錢僅是需要其他東西的一個藉口。倘若你能直接擁有你想要的,錢這種存在可以被直接跳過。錢是一座橋,它其實只是念頭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 聖人覺察自己的念頭,所以,他可以不需要錢。
當心沒有一個地方要走,錢變得一點也不重要;當沒有一個人從那座橋上經過,那橋將變成廢橋。聖人不需要非得走某一條路,因為他可以搬動自己的心。聖人是唯一一個不需要金錢就可以過日子的人。
通常一個聖人看起來很淡泊,我們通常說他很清高,但這種理解是錯誤的。一個聖人既不是淡泊的,也不是清高的。過「錢」這座橋呢?一個不需要錢的人,錢在那裡被忘卻了。它根本就不存在。聖人的心裡沒有金錢的念頭,所以不存在淡泊,也不存在清高的故事。
一個聖人就是錢本身
他被眾生花出去
聖人就是道本身了,所以他不需要任何道來載他以行。他像流水一樣地生活,像錢一樣地被眾生花出去。一個聖人非常值錢,因為他就是錢本身。金錢是頭腦的貨幣,但聖人是心靈的貨幣。在頭腦層面,人們需要金錢;在心靈層面,人們需要聖人。
人們需要金錢,是因為他們手頭貧窮;人們需要聖人,是因為他們自覺心靈貧窮。而實質這都是幻象。沒有一個人是真正貧窮的,倘若瞭解真相,人人都是富翁,他的富有和老天齊等。沒有一個你缺這缺那的故事,就在當下,你正經驗著自我的富有和圓滿呢。貧窮永遠是一個虛假的故事。當你覺悟真相,你會發現你一直擁有你該擁有的,一點點也不曾缺少。
當金錢的”貧乏”正是你此刻該有的時候,你被”滿足”了——你因為擁有”貧窮”而擁有了”富裕”,你正在享受你生命中該享受的呢。人們總是以為「有」才是有,但有幾個人曾認為「空」也是有?認識到”空”也是有的人,將變得不得了,因為那”空”會源源不斷地變出”有”。
他視天地萬物一切都是錢
聖人沒有獲得的需要,也不擔心會失去什麼的可能。他甚至連下一頓飯吃什麼都不去想,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下一頓沒飯吃。事實上,當下一頓飯該吃的時候,他吃上了,時間不早也不晚,量不多也不少,正好滿足了他的需要。
聖人們不需要錢,但他看到過的錢比誰都多。他視天地萬物一切都是錢——一切都是流過他身邊的錢。他在錢的世界裡行走,但他從不攜帶一分錢。他是個貧窮的富人,他攜帶的東西比乞丐還少,但他擁有的東西比國王還多。一個聖人生活在”有”的”空”中,他穿過牆壁像穿過門一樣容易,所以他的眼裡就根本沒有牆壁了。他走在無物的世界裡,他毫無障礙地生活。
要瞭解一個聖人,必須是另一個聖人。否則,聖人就是你眼中的怪人。”聖人”和”怪人”有什麼差別?聖人們生活在他的心中,怪人們生活在他的頭腦裡。你想瞭解聖人們是如何看待天地萬物的嗎?除了透過經典以外,你還可以去瞭解你的心。一旦你能夠深入和抵達你的心,那麼你就瞭解了聖人;因為那時你正是聖人。
金錢是神通的化身
聖人們如何看待金錢?…… 金錢遍地都是。一花、一草、一木、一石,樣樣都是金錢,聖人們生活在錢的世界——錢就是道——他生活在道的世界。生活在真相中,沒有人是需要錢的,錢只是一個還在幻象中、那心還沒有見證圓滿的人所見的”神通”而已。金錢是神通的化身。一個在修行中渴望神通的人,和一個在世俗中渴望金錢的人是一樣的,那都是迷惑者的象徵。
你覺得自己需要金錢嗎?你覺得自己需要神通嗎?這”需要”說明你還沒有見證真相呢。你還生活在幻象當中,你還在幻象生滅的生死苦惱當中。無論在頭腦的世界依靠金錢,還是在心靈的世界依靠神通,都不能真正地解決你的苦惱,獲得你的安寧…… 真正徹底全然的解脫,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了悟真相,識破所有的幻象。
你想真正地自在解脫嗎?金錢和神通都幫不了你,你唯一的方式就是去悟道。一旦堪破世上困苦為心作,便能當下圓滿。
金錢就是道,
用道的手掌玩耍金錢
在世間,做事業是一個幻象遊戲,賺錢是一種遊戲的規則。 金錢串起了幻象運作之花,猶如一根藤串起了一棵藤樹的葉和花。在世間遊弋,不要迷失其中,創造痛苦,猶如在池塘裡玩水,不要被水淹了自己一樣。
金錢就是道,用道的手掌玩耍金錢;玩耍金錢,就不會被金錢玩耍。金錢是助長人生喜樂的要素,但不要因它帶來痛苦。倘若因錢帶來痛苦,那錢就是道在以痛苦的聲音喚你覺醒呢。來傾聽金錢與你的心碰撞所發出的聲音——從你所認為的貧乏和你所需要的那一筆錢中覺悟,實現超越金錢之上的自由。倘若你因為”錢”這個東西,能夠實現沒有錢也能獲得的自由,那麼那個”缺錢”之錢,將發揮比錢本身還大的價值。
請從錢上覺悟,錢就是道,道也是錢——道比所有的錢更值錢。
作者 | 一念行者 來源 | 《告別自欺欺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