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舒適圈

拉瑪剛被救出來那時候跟人跟狗都不會互動,很幸運遇到這隻歐告!這隻歐告教會她怎麼玩。還會故意跳走很像很害怕的樣子。看到小小的拉瑪示威真的很可愛。(接著被巴頭😆

之後拉瑪遇到歐告都很興奮,以為歐告都很好,但是遇到至少六成的歐告攻擊性都很強,她常常被兇。有次在河濱她衝向流浪狗,一群流浪狗跟軍隊一樣衝過來攻擊,我跟拉瑪都嚇死了!那次之後她有收歛點。

個性溫和的歐告通常是有人養,得到很多的愛被保護的。河濱公園的歐告連颱風天都只能在橋下過,他們還會一起游泳捕魚,防衛心和攻擊力很強,戰鬥力驚人。

馬斯洛的精神層級理論,人需要滿足的層級循序往上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踐需求。

河邊歐告還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當拉瑪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滿足,在社會需求(交朋友)的階段,就無法明白為什麼河邊歐告要攻擊她。而同時,她很幸運遇到的第一隻歐告,已經在自尊需求,除了自己的自尊,也同時在為拉瑪建立自信。

人與人的際遇很奇妙,如果我們都待在舒適圈,與我們同類的人相處,生活的舒適沒錯,但是因為無從比較,無法看到自己強在哪裡,或是還有哪裡可以變得更好。

但是跟與不同類型的人互動,或許會受傷,或許會有摩擦,但是會更清楚的看到自己是誰,在宇宙的哪個位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互動當中,當我們能與不同層級的人產生連結,理解了他們,我們的世界也會變的更廣闊,海納百川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嗯,拉瑪是隻見過世面的狗,對她感到驕傲。❤️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