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與我跟豐盛與顯化不是我覺得喜歡教的課。
造物主與我,主觀印象就是讓接訊變強的課,因為我本身沒什麼接訊問題,我三階學生幾乎沒什麼太大的接訊問題,大多都在糾結不喜歡自己的接訓方式,想要『看到』,其他如果有接訊問題,我覺得如果他一直覺得自己接不到,就是接不到,我也沒有經驗跟他說要怎麼感受到,這時候說我初階就知道怎麼深挖了,一定會被丟石頭。書我看了之後辨別信念就是把心理學的知識套在希塔療癒上做check point,深挖能夠判斷有沒有掌握最關鍵訊息。當初上三階導師課,造物主也沒有要我連著上。突然要我教,我也很錯愕,內心掙扎一下。
自己在備課才發現這是一堂非常神奇的課!居然是把心理學、宗教、認知科學、哲學整合看到宇宙全貌的過程,教這堂課之前,我還被造物主叫去上文欣老師的認知科學課程(還在那班巧遇世惠,她也被造物主叫去上的樣子),這是一個體會『一切萬有』是什麼意思的課程。接著判別意識的步驟是讓左腦建立一個資料庫,右腦接訊,左腦會去餵右腦接到的訊息具有什麼意義,而讓接訊和挖掘能夠更快速的過程。
像是那時候DNA3有人問造物主與我的挖掘跟深挖是不是不一樣的挖掘,我覺得很疑惑,這不就同樣的步驟,只是造物主與我等於是把深度挖掘設了一個check point,學會掌握最關鍵的訊息的意思。所以我現在接個案,一連到個案,造物主都會先給我個案的問題、底層信念、底層信念形成的原因、個案會選擇『看見』的路徑,挖掘過程變得非常精準快速,因為我可以很快的判斷個案是不是在逃避自己的問題,我自己也可以對關鍵的訊息非常敏感,帶領個案探索。然後神與我的挖掘是替更好的挖掘能力打下基礎。
至於個案逃避問題:有時候議題太深或太痛,個案會出現薩提爾提到的『打岔型溝通者』,就是企圖用其他話題引開自己不想面對的問題,像是說跳出另外一個畫面,企圖想要用另外一個不相干的事件把療癒師帶走。當我能掌握個案的動機,造物主的訊息會變得非常清晰,把我帶像對的道路。
所以我發現神與我對有些人來說是去釐清問題,學會接訊的課程。而對我來說,神與我是一個認識造物主,接著知道如何與造物主合作療癒的課程,然後我就會教了!
另外豐盛與顯化,我說破嘴豐盛不是只是金錢,有很多面向,我們的意念創造實相,匱乏會讓我們追著錢跑,但是內心的豐盛會讓錢追著我們跑,即使你不要錢,錢都還是會來找你,因為豐盛的心智會顯化精神和物質上的豐盛。
感覺就是沒人想要相信我,我就在我blog自己講,或是對著牆講,也不求有人聽懂。但是這堂課我就跟造物主說,我就是要按照我的方式教課。造物主說,妳必須把心裡對豐盛的觀點說出來,這就夠了。
所以我對豐盛與顯化的主軸就是如何找到靈魂使命,走向神聖時機,在神聖時機當中,如何跟造物主討論哪些是造物主的工作,哪些需要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要把信念挖乾淨,造物主的工作要去顯化讓祂知道。
結果意外從文章當中釣出一大堆不覺得豐盛就全是金錢,而過去同樣跟我一樣抗拒上豐盛顯化的學生來報名。
這堂課在教學當中我覺得最令我訝異的是,上一班跟這一班都有學生原先收訊不清晰,上這堂課突然間收訊變很好,甚至有學生以前挖掘只會看到顏色,豐盛第一次的挖掘居然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而且勾起隱藏的情緒!我自己覺得超訝異的!而造物主給她的訊息是接下來的挖掘,要她去挖跟造物主的3R,也勾起許多歷史層的情緒。
有去問第一班豐盛突然收訊變清晰的學生為什麼收訊變好?她說其實豐盛那種『流』近來的感覺,跟訊息流進來的感受很像。打開豐盛的開關,同時也會打開跟造物主的開關。
然後這點我不明白,因為有些很豐盛的人收訊也不好,或是收訊好的人內心匱乏。昨天的課程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如果是豐盛但是收訊不好的人很可能是用負面的情緒去創造財富,這個還是要解決。收訊好的人,內心匱乏,目前觀察很可能來自於自身的恐懼。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開公司的老闆娘來上課,說她一直覺的自己很豐盛,但是來上了課之後,發現她很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時間是幻象,不夠用也是一種匱乏的投射。
我自己的感覺是豐盛是一種人生的平衡,我們不用健康換事業成功,也不用家庭生活換財富。而當我們平衡了,豐盛就是對人生各方各面的滿足。豐盛也是跟造物主的關係,自己是不是足夠信任造物主,把資源交託給造物主,相信祂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送你需要的資源以『天時地利人和』的方式送過來,我們不需要囤積,或是『過度』努力,因為怕會不夠。所以我也理解為什麼豐盛也反映出我們跟造物主的關係。所以或許我們該有的全都有了,但是我們能夠活得更平衡,更自在!
反而教一教我才理解為什麼造物主要我要休息。因為過度忙碌會感受時間的匱乏,而這樣的匱乏會像瘟疫一樣蔓延到其他面向。有趣的是,早上讀文章,讀到一段,作者說他爸爸跟他說,快去工作,不要休息,休息是有錢人的權力!
真是當頭棒喝啊!
我自己也感受到,每個老師都會有屬於他們的學生,老師要勇敢維持自己的作風,老師間也不需要去指教別人的教學,覺得別人風格或教學『不對』。今天假設我不做我自己,豐盛在教金錢,我會很痛苦,而這些跟我同樣理念的學生也會找不到符合他們理念的老師。一切安排都有意義,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說自己心裡的話,這是造物主要不同療癒導師的原因,有太多不同信念以及人生觀的人想要學習,我們需要提供一個多元化的環境創造更大的服務能量,每個人都要運用自身的力量去拓展到還沒觸碰到那些在困惑中需要被引導,但是找不到方向的人,而不是從現有的圈圈內挪移資源,跟其他療癒師玩零和遊戲。
在教學過程當中,覺得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我有我自己的哲學觀,但是靈性產業我還是個小白,從第一班到現在,學生反而很多都在靈性產業經營十幾年,也精通各項工具的有豐富產業經驗的學生,甚至幾個是跟隨國際大師服務,或是本身就是心理產業背景的,甚至還有學生要家教我心裡諮商,也很謝謝學生們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分享所學的知識。
在大陸的時候,常常玩的是affiliate marketing,跟其他品牌合作。合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同個客群,提供不同服務的品牌會整合彼此手上的資源,聯手經營這樣的客群,好比我之前的公司會跟Mercedez Benz, lululemon, AE黑卡合作辦活動,大家都帶自己的follower,互相交流,滿足follower各方各面的需求,彼此不衝突,而是把市場做更大。一種是同質性商品,主軸停留在『需求』,好比Adidas跟Reebok在分家前做的Adidas/Reebok聯名款,Adidas經營的是大眾市場,Reebok經營的是專業健身市場,買Adi的就會買Adi,買Reebok的就會買Reebok,這樣的聯名除了製造話題之外,也會用一份資源,拓展到不同族群。或是像我之前在大陸經營的買手店,一家店裡會需要不同風格的服飾,因為一群姐妹來買東西,有的女生走甜美風,有的女生走中性風,有的女生走性感風,需要用不同風格的商品去服務這一票走進來的人,才是將坪效極大化,讓每一分資源妥善運用的方式。
需求有多大,是你看到他有多大。你不可能去經營一個你看不到的需求。當只看到眼前,不往外拓展,就只能跟同行玩零和遊戲。
當初有個造物主與我的學生說她想上我的課,但是擔心她會聽不懂,我問造物主該怎麼回,造物主要我跟她說我都接訊上課,不用擔心,來上吧,反正聽不懂還能複訊。這堂課學生不但聽懂了,回來複訊,第二堂就像洋蔥的層次一樣,聽到更深的東西。我也覺得很神奇。就跑去問造物主,這是怎麼ㄧ回事。造物主說這是能量課,老師跟學生的能量場合,他就會懂。我回想確實有從其他地方來的學生,她非常的聰明,但是就是聽不懂,複訊還是不懂。字面上意義懂了,但是就是無法共振。所以是我的個案和學生,就會是,不是就不是。是的我會教得很輕鬆,不是,他痛苦我也痛苦,除非是造物主派他來讓我學習什麼事情的。
之前我替我的學生們辦品牌課,分享給他們要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就有鼓勵他們多出去交朋友,創造自己的小飛俠團隊,每個小飛俠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彼此截長補短變強大,永遠記得是做自己,發揮自己的強項,創造擴展的力量,不要讓自己的恐懼去內縮彼此能量。
To infinity and bey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