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是念會計。研究所是唸MBA,專攻國際行銷類別當中的品牌管理。那個時候都還沒有人知道什麼叫做品牌,以為品牌就是打打廣告,說說故事就叫品牌。其實品牌的範圍博大精深。學了一套,練了一套功。回臺灣,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沒人知道那是什麼。後來成熟發達了,我才開始走這條路。會計和品牌的概念影響我非常深,有很多專業的訓練,甚至是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今天來講講「期待與成功」這件事。
一個品牌要創造出一個感受好的顧客旅程,會有幾個重要的觀測點。
第一個點是創造期望:當一個顧客對一件商品沒多大感受時,我們要怎麼樣去創造出他對商品的期望。比方說滿足需求和解決問題,像是想要瘦下來、想要變更美,或是勾勒出他想要的人生,像是戴上那隻錶,我就跟喬治克隆尼一樣,或是噴了那個香水,我就是凱特布蘭琪。
第二個點是滿足期望:等到期望創造出來之後,品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去滿足期望。所以能不能去兌現你當時對消費者做的保證很重要,當初說吃了會瘦,就一定要能夠瘦,帶了這支錶,就一定要有周圍的人說我認識一個CEO也跟你帶同隻錶。(所以高階品牌才會砸大錢去seed名人)那麼要怎麼樣去創造出長久的客戶,或者是提高品牌價值?就是得到信賴度,像是讓消費者會發現他得到的比你當初承諾的還要多,這樣消費者忠誠度會提高,也會到處幫你推品牌。
操作的方式很多,比方說,我們買一個包,居然發現還可以免費維修,或是結帳時,買的東西被包成很精緻的禮物,甚至品牌不斷調整價格。都是為了要創造出品牌價值。因為今天我以為我花了這筆錢,買了一個名牌包,原先的預期就是這個包會不斷折舊,最後殘值也不高,這會打消我持續購買的動力,買一個就好。但是品牌很聰明,會知道如何逆向操作,給消費者的驚喜就是,商品不但不會折損。而且還會增值,買越多賺越多。當消費者在購物時拿掉了罪惡感,而認為這不是費用,而是一項資產,就肯花更多的錢。附帶一提,我是自己做了品牌之後,除非商品細節值那個錢。不然反而是在做品牌之後我不太買名牌,我身上的一線品牌都是當年在Kerring集團旗下的品牌工作時在Family Sale買的。
那麼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可以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舉例來說,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品牌,我們周圍的人可以看成是我們的消費者,所以當我跟別人說我是怎麼樣的人,我其實是在銷售我自己,那麼當我怎麼「賣」我自己,別人就會對我有我替他們創造出來對我的期待,要維持這段關係,我就必須要去完成當初我為別人設定的期待。(不過賣東西有奧客,生活中有肖郎,也是要懂得自己被客訴真的是自己的問題,還是遇到奧客與肖郎)
往往人跟人不對盤是來自於一個人想要創造出來的形象,跟真實的自己是有落差的,所以對旁人來說,他設定的期望跟他給的沒有相當,那麼對一個人的喜好度就會打折扣。
也有一些人曖曖內含光,他不給別人任何的期望,但是就像一座寶庫一樣,你了解他挖越多發現的就越多。就好比比較低調的精品的操作方式,不對外大作廣告,而是讓能夠產生共鳴的消費者自己去發現。
所以做自己很重要!因為我們的細胞都會溝通,也會對宇宙做投射。今天跟別人說的你,不是真實的你,就會讓別人對你產生錯誤期待,或你給宇宙的顯化清單,並不是自己細胞真正需要的,或是自己頻率能夠共振到的,那麼就算真正得到,也未必想要。
當我們期待怎麼樣被看待,或是期待宇宙能夠給我們甚麼,得到的卻不一樣,或是根本沒得到,這是我們造成不快樂的原因。
所以做自己很重要,讓我們的細胞跟我們說的話和行動都能夠有一致性,不只是我們周圍的人收這樣的能量,宇宙也會收到一致的能量,我們與周圍的互動才會順利,顯化才會快速。
以品牌做比喻好了,每個品牌都會想要提升自己的價值。要有一個中階的品牌,它要往高階的品牌走,是辛苦的,因為要補足的特質很多,包括自己的流程和顧客管理,甚至調整到高階品牌,也要先放掉現有的顧客去吸引高階的顧客,但是這條路硬著頭皮也只能這樣走。但是如果他明明是個中階的牌子。卻說自己是高階的牌子。消費者不會買單? 就算他們買單。也會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品牌。無法與消費者維持長久的關係。
希塔不也是一樣,要靠持續的挖掘和覺察,去提高自己的頻率,頻率提高之後,還要懂得釋放過去的人,才能迎接新的人進來。如果像是Elizabeth Holmes或是Anna Delvey,去演一個自己不是的人,久了跟那樣的環境還是無法共振,最後還是會去到他們該去的地方。
所以做自己很重要。我們無法假裝一個我們不是的人,騙過所有人。
另外一個是對成功的設定。以品牌來說,不單單是對消費者說品牌,也需要對自己的員工和自己銷售,要去跟創投拿錢,人家第一個問的就是你的Brand Essence是甚麼?我們自己是一個品牌,我們也可以把我們自己賣給我們自己,這個就是自我價值和自我肯定。這個意思就是我們要了解自己,對自己設定一個合理可達成的期望。很多的不快樂,來自於我們的期望不切實際,或是達不到而產生的挫折感。
我以前曾經提到過,競爭並不是不好,而是對於競爭的心態。在做品牌時會需要常常知道競爭者在做什麼?他們的成效如何?因為透過他們做的事情,或是他們的角度看事情,可以反映出市場真實的樣貌,這可以幫助品牌去設定對自己的品牌正確的期待,競爭並不是要打敗對方,而是透過競爭,也就是能量的磨合,讓自己更了解自己,還有了解這個市場。
所以在做一個設定時,我們一定要踏實,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有甚麼資源,能夠做到什麼,設的目標一定要是自己可以完成的。很多人的錯誤在於他們設了一個別人可以達成的目標,但當自己的資源或是環境,有不一樣的設定的時候,用別人的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失敗的機率非常的大。
另外一個就是目標亂設,年輕時代我去面試一家公司,問公司業績目標是怎麼定的,他們主管就說,老闆摸著頭腦喊的,反正也達不到,那個不用管他,然後我覺得這家公司就可以不用去了。
因為如果最初設定的目標都知道自己達不到,那根本形同虛設,設定目標根本沒有激勵效果,會像一盤散沙。因為之前的工作要做forecast,提議的是設定目標能夠設定三個標竿,一個是自己能完成的,一個是超過自己能力20%的,一個是最壞的打算。
超過自己能力還能達到的,會得到很大的成就感,自己能夠完成的是知道自己至少要達到甚麼樣的水準,那個最壞的打算有點像是挖掘的時候去問「最糟會發生甚麼事」,如果最糟也就那樣了,而且有備案也能夠接受,那好像也沒甚麼好怕的了。
當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達到我們對自己的期待,就會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和喜悅。這樣的成就感和喜悅會讓我們想要繼續成長,還有突破。我們就會,更喜歡自己和愛自己。「我」這個品牌,就會進入到一個正向的循環。
但是人生難免走著走著,常常一不小心就跌倒吃大便,那我們可以透過做一些小事來得到成就感,很多很小的成就感累積起來也變成很大的成就感。
需要把人生當作像一個電子遊戲,有一點競爭又期待挑戰的心態,用好奇,充滿樂趣和探索的心的去做這件事情,包括小事都是。比方說,如果我走到捷運站,通常是12分鐘。我會我出門時會告訴自己說,好,我今天要用10分鐘之內走到。如果在10分鐘之內走到。會有小小的成就感。如果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太微小了。似乎也影響不了我什麼?
或者是我手機裡面有一些小遊戲,像是數獨。常常當我覺得沮喪挫折時就會玩這樣的小遊戲,透過破關去得到成就感。但是良心的建議是千萬不要玩Candy Crush,它會讓你覺得更挫敗。
我也會設立一個清單,今天我想要完成什麼樣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在度過一天的時候,其實已經完成很多,自己卻不知道,然後覺得好像一天什麼事情都沒有做,覺得很挫折。但是我會列出我今天所有做的事情,當一天結束時,看到我完成那麼多事,就會很有成就感。也會激勵著我做事情要有效率,就可以持續的得到很多的成就感和足夠的休息。
一天完成的事情有時候不需要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甚至是今天我完成了洗碗洗衣拖地板,也能夠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三項事情我都很討厭做,但是我撐下來也完成了!但是當沒有設定目標的時候,做同樣的事情往往會覺得疲憊。
所以去衡量自身的狀況。為自己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一樣一樣的去完成,得到成就感,肯定自己。然後我們可以把層級慢慢的拉高。接著我們能夠完成還有成就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了。
有時候好像很累,但是睡很多還是無法休息,我們腦部會有不同的區塊,設定多樣性的目標,也能夠透過不大腦不同區塊的專注,讓其他沒有在運作的區塊得到很好的休息,這會比睡覺或看電視更有用。
所以當工作疲累時,可以去設一個小小的目標運運動,可以是30個深蹲,或是50個抬腿。小小的運動目標,能夠讓羅邏輯理性的腦可以得到短暫休息。甚至替幾在每天安排20分鐘的HIIT,會製造多巴胺和腦內啡。讓自己感覺所向無敵。我常常都有那種,我可以一拳打穿牆壁的力量感,哈哈哈哈哈。回來工作時,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不管是在創建事業、養小孩、學習語言,或是培養體能,都是漫漫長路,往往令人感受到挫敗。但是,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在生活當中從很多的小事得到成就感,這樣的成就感也會累積成很大的成就感。讓我們有信心。和毅力去面對挑戰。
另外一個小心得,我發覺很多人都有怕被遺忘的恐懼,所以想要變得很成功才會被記住,我覺得其實就是對周圍的人發生好的影響力,就不會被忘記,像是愛迪生或愛因斯坦,我們記得他們不是因為他們多聰明,而是他們對我們的人生造成了好的影響,甚至是梵谷或是普契尼,他們真正影響我們的是在我們孤獨或是覺得不被理解時,透過作品跨越時空,產生共鳴,提供了慰藉。這不是要多聰明能力多大,而是對人的善念有多大,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就是變成好的能量,與周圍的人共振,讓他們也能夠變得更善良,更充滿愛,就會被記住。
前面一直提到幻象,為了被記住,而想要得到成功,然後去傷害別人,這就反其道而行,被困在幻象當中,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得到成功,反而更覺得痛苦。當我們不在乎世俗的定義,專注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那樣的成功,才會讓我們得到寧靜和合一。
為各位下載﹔
+ 我定義的成功和造物主定義的成功一樣。
+ 我知道做自己的感覺是什麼,我說的話、做的事,還有我細胞發散出來的訊息具有一致性。讓這個世界對我設定正確的期待,也讓我能夠明確地散發出我的意念,與宇宙同頻共振,吸引我真正需要的人事物到我的人生當中。
+ 我已經夠好了,我活出靈魂的樣貌,把我的美好與世界分享,讓大家看到,我已經學會不需要隱藏真實自我。
+ 我知道從許多小成功去累積大成功是什麼樣的感覺,我知道我是成功的,我知道如何從設定對的目標,並達成它,建立起廣闊的自信和自尊。
+ 我時時刻刻覺察和檢視自己的行為,同時知道世界很大,人百百款,尊重奧客和肖郎對我有他們的意見,我已經學會不接受他們的投射也不被他們影響,謝謝他們給我一次檢視和專注自己的機會,也謝謝自己給他們一個被trigger和正視自我的機會,我允許他們走上自己的學習道路,也能專注在我自己的道路上。
+ 我面對真實的自己而不批判,理解環境當中得來的資訊是讓我為我的路做出最高最好的客觀判斷,而不是為了競爭或是比較。
+ 我知道如何設定對自己的期待和期望,透過超越這樣的期望,看見自己的潛能天賦,並感受到卓越,我知道卓越的感覺是什麼。
同意的,請說Yes,為各位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