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不太講八卦,有次講了八卦之後,心裡就一直有疙瘩很不舒服,但是不舒服歸不舒服,我還跟了兩三個人講,不是只有一個!然後就更不舒服。
去挖掘,就發現別人八卦都是『我跟你講,你不要跟人家講』的信念,我八卦底層信念居然是希望對方去跟當事人講,讓當事人討厭我,然後他就不會再煩我。偏偏我身邊的人全都賢者,所以他們都不會做這種無聊事,講了一個無效,我就要多講一兩個(不過也是謝天謝地還是無效)。
就勾到以前遇到那種恐怖情人,對方不知道自己行為很不討喜,而且會傷害到別人,結果一提分手,他還覺得莫名其妙,自己沒有錯,也不能理解為什麼這樣被甩,於是每天在門口站崗和騷擾我身邊的朋友,更煩的是不知情的朋友還在那邊當和事佬,講到最後反而我是被責怪的一方。
潛意識裡面就覺得反正都要當爛人了,那不如先讓對方知道我是爛人,比全世界都覺得我是爛人的好,至少這件事我有主控權,而且先被討厭,就沒有後面那些對方的脫序演出。
我回憶年輕時代有幾次分手,我都會刻意當個爛人,爛到最後被甩,然後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總之挖到之後就覺得很母湯。潛意識常常替我們做奇怪的決定。
我問造物主該如何解,造物主就說有時候只是能量不合啊,那就去問造物主對方的角度看這件事是什麼,寫下來,也寫下你要感激這個人的地方。
這個我覺得真的很好用耶!
其實很多時候沒有誰對誰錯,就單純是群體裡面的潛規則,然後某些行為是否符合這個群體裡面建立起的規範,如果不符合規範,就會認為對方有錯。這也是一種集體意識吧。
那天有個朋友A說要離職去新的公司,我說那間公司我有朋友B,朋友A說介紹一下,結果敲了朋友B,朋友B正好剛轉職去了另外一家公司,然後另外一家公司的BU Head也是我朋友!
朋友B就跟我說他的前公司的HR其實我也認識,是我們共同朋友的朋友C的學妹,我跟朋友A說,朋友A就說怎麼那麼巧,這個C就是面試她的人。
就大家背景都差不多,人際關係的重疊率很高,隨便都會遇到熟人,留個好名聲給人探聽很重要,而這個「好名聲」其實很主觀,就是能不能符合這個群體對於一個人的行為的要求和期待。一個人搞砸了,也會所有人都知道,除非想要離開這個圈圈,大家都會很珍惜自己的羽毛。
但是每個圈圈都有自己的規範,有次跟朋友聊到,她就說她都在外商,要回到本土公司她覺得她無法。這個無法其實我懂,因為我有從外商回到本土公司的經驗,就是大家做事情的邏輯和默契不一樣,有種三觀被洗過,需要重新適應的感覺。如果沒有足夠的誘因,就不會想要重新適應。
所以有時候我不明白對方為什麼這樣做,對方大概也無法明白為什麼我的反應那麼大。
前幾天教內圈與我很有感,為什麼成人只能把成人和賢者放內圈?為什麼賢者只能把賢者放內圈?其實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因為信念系統的不同,對於內圈的人的期待也會不一樣,但是這個期待又必須是必須的,因為內圈的人需要朝著同個方向走。如果期待不同,會花太多的時間在磨合,而不是共創。那這樣互相拖累,各自都無法成長的情況之下,連Creator都希望,每個人各自找到更好的選擇。
挖到這個八卦的動機還真的覺得莫名其妙。這世界上有太多「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底層信念啊!
我把我的日記當成我跟Creator的家庭聯絡簿,反正祂分享什麼智慧我就寫下來,也會有挖掘心得,或是對負面人事物的感激也會寫,如果自己掉到低頻的能量就會回去看。
好比覺得一個人比較不討厭了,遠方又傳來這個人又做了討人厭的事情的訊息,那我就趕快翻之前的日記,去重溫之前Creator教導我他看事情的方式和思考模式,以及溫習一下要感謝他的地方,好像就沒有那麼氣了。
Creator說,以後就對我八卦就好,我不會說出去。
我說,好。
前幾天我跟宇宙大學紅豆小可愛Eva閒聊,講到內圈與我,聊到八卦的定義是什麼,就會發現有時候八卦那個界線很模糊,因為有時候那個能量不是要去散播什麼消息,而是希望尋求別人用不同、甚至是更高的角度帶我們看事情,所以講的對象很重要,遇到能量高的人就是得到更高的見解,遇到能量低的就是把事情搞砸。所以講的對象很重要,最好也只跟自己內圈的人講。
我說我們好像都沒有說八卦,那平常都要聊什麼,她說我們平常都在說幹話。
呃!對耶,我觀察了一下,我說幹話的時間占對話當中大多數。
講幹話笑完心情很好,講八卦還會順帶勾起過去一些不好的經驗和回憶,心情會更不好。
來推行一下講幹話運動好了!八卦留在日記裡面請Creator解析。
為大家下載:
+ 我身邊被能夠和我同頻共振的人環繞
+ 我不八卦,釋放掉過去講八卦的挫折感,從講幹話當中得到和朋友分享的樂趣
+ 我具有開懷大笑的能力,每天都能如同孩子般的大笑
+ 我能夠清晰看到每個行為背後是被什麼樣的潛意識所操控,我知道如何修正潛意識錯誤的紀錄,調整到與Creator同樣的角度和觀點
+ 我的行為充滿美德和智慧
同意的請說Yes,為各位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