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中國行 – 行前

在研究行程,發現在中國如果要到秘境旅遊,難度不低於觀光開發程度非常低的國家,除此之外,台灣人的身分也增加了旅行困難度,原因是這些地方住的都是很敏感的族群。

地圖從成都到稻城亞丁780公里的路,除了搭一趟一天僅一班近台幣萬元的飛機到這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4100公尺),就只能搭兩天的巴士,中間要睡一天康定,遇大雪就停開。稻城到雨崩,光是看到長得跟大腸一樣的路,用看的就覺得暈車了。

住北京和上海時,訂閱了一些戶外及旅行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心裡雖然有許多漂亮的旅行藍圖,卻無法出行,原因很多,像是繁忙的工作就算出遠門還是需要持續回應老闆及總部的要求,每天仍需耗費數小時工作,也無法到網路不穩定的地方,或是一放長假就得回台灣省親,另外就是一放長假到處都是人擠人,想到要跟大媽一起觀光就興趣缺缺。


行程:張家界-恩施-重慶-成都-西寧-祁連-張掖-嘉峪關-敦煌-蘭州-九寨溝-四姑娘山-里塘-稻城亞丁(香格里拉)-成都-麗江-雨崩(梅里雪山)-大理-昆明-台北(地名好像把萬華大同中正區跑一遍)

這次打包真的超級麻煩,夏天到冬天,戶外到城市的東西都要打包。


在行李二十公斤的限額之下,要準備從短袖短褲到衝鋒衣、雨衣、羽絨服等衣裝,也需要準備睡袋及一大包常備藥以備不時之需(事後證明這是明確的決定,睡袋拿出來不超過五次,但是每次覺得被救了一命,而準備的各式常備藥,除了胃乳,每樣都有用到)。行前打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行李二十公斤的限額之下,要準備從短袖短褲到衝鋒衣、雨衣、羽絨服等衣裝,也需要準備睡袋及一大包常備藥以備不時之需(事後證明這是明確的決定,睡袋拿出來不超過五次,但是每次覺得被救了一命,而準備的各式常備藥,除了胃乳,每樣都有用到)。


要帶夠兩個月的維他命,還有旅行咖啡機和咖啡,電湯匙,烹煮器具,另外水壺要帶普通水壺和保溫壺,聽起來不可思議為啥要帶那麼多,因為很多地方就是資源缺乏,維他命一定要吃之外,像我才來張家界第三天,就已經很缺蛋白質,因為運動量大消耗得多,但是餐餐能攝取蛋白質的機會真的很少(早餐保久乳,中午路餐,晚餐肉類不到一百克),在袁子寨驚見KFC,明明就不餓,我還是硬走進去塞了兩隻雞腿在肚子裡。

保溫壺必備,我在北京曾經爬山爬一爬水壺的水開始結冰,加上天氣冷,一口氣喝下去跟喝思樂冰寒氣衝到腦門,另外上海是連古鎮裡面都有starbucks,在內陸走了好幾個禮拜還沒看到一家咖啡廳。我還帶了爐頭、咖啡和茶,我真無法吃氂牛肉和酥油茶連續好幾個禮拜啊。



要準備夏天到冬天,長到短都要有,恩施走七天,香格里拉走十天,沒機會洗衣服;第一天到張家界氣溫九度,穿了長袖,抓絨,羽絨,goretex硬殼,還後悔忘了戴手套出門,結果隔天出大太陽,氣溫飆到25,穿短袖還覺得很熱。帽子來說,毛帽和寬沿防水帽要帶。



像是張家界恩施都很潮濕,看review説旅館棉被都是濕的有霉味,另外在甘肅有計劃要露營,四川雲南更不用說,睡袋又佔了一大塊空間。另外還帶了一把吹風機,這邊很怪,很多旅館不提供吹風機,我也是需要曬的衣服乾不了,要有吹風機吹乾。



我帶了雨鞋,慢跑鞋,登山鞋,和拖鞋。雨鞋之前掙扎了很久,但是聽說恩施和西雙版納常常有豪大雨,想到之前在印尼穿濕的登山鞋走五天就頭皮發麻,所以還是帶了。
另外常備藥也有帶,上次也是在印尼山裡面拉了個無怨無悔,都靠一瓶正露丸救了所有人包括導遊加司機,然後也怕因為不了解藥品成分學名,藥房開了不該開的藥,還是自己帶比較保險。

基本上就是一個55升的背包要裝兩個月的衣服鞋子裝備和補給,然後從溫帶喀斯納地形,走到高原,走到沙漠,走進雪山,走到雨林,堪稱本人史上打包難度最高之旅。然後這陣子找徒步旅行的資料真的都可以出來寫travel guide了。


這個時候我真的很想當網紅,打扮得美美的拉個行李箱住五星級飯店。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