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朋友們派駐阿富汗的故事吧。
話說在那個歐洲的外交人員外派,通常四年一個國家(post),國家有分等級,第一級像是派到紐約或日內瓦,第二級是泰國中國等狀況安定的地方,第三級就像是賴比瑞亞敘利亞之類的地方。這三個等級在外派生涯當中,每級都有機會輪,每級都會需要待兩個不同的國家。
每個人都要先看那個國家有沒有缺,再提出申請,年紀比較輕的比較沒有人脈和資歷,就常常會從第三級開始,也因如此,當時很多朋友都是從阿富汗首都卡布開始職業生涯,原因是那邊流動快,可以當作跳板。另外像是斐濟這種地方,度假很好,生活很麻煩,工作沒搞頭,又很難出的來,就不會是熱門的post了,聽說有個菜鳥當年想說可以天天度假,自願派到斐濟,單位馬上在他反悔之前,買了一張頭等艙機票趕緊把他送過去,那邊回一次家都要數十小時,聖誕節的假都浪費在坐飛機上,又很難與其他朋友的生活接軌,重點是,因為沒有人要去,四年滿了,想要離開老闆也不會讓你走,整個人生就被卡在小島上。
所以當時很多朋友都待過卡布。
有一個朋友說,第一次派到卡布的時候,他老闆找了幾個同事作陪,請他吃飯,吃到一半突然餐廳就沒電了,一片寂靜無聲,他在黑暗中發呆很久之後,終於電來了,燈亮的時候,他發現只有他一個人坐在那邊,其他人居然都躲在桌子下。後來才知道,通常恐怖攻擊的時候,恐怖份子會先去外面剪掉電表的電線,之後帶著夜視器進來掃射,所以只要一停電,大家都知道要找安全的地方躲,保持安靜聽聲音,再想如何逃脫。只有他一個菜鳥坐在那邊發呆。
當晚前面離開跟他交接的那個人,送給他一個“聖杯”,就是一個都是蠟燭的蠟的紅酒瓶。因為常常停電,就拿紅酒瓶上面插蠟燭採光,日積月累瓶子就跟鐘乳石一樣了,離開卡布的時候,就接交給下一個人,也就這樣傳給好幾任,他說當晚帶回去的時候就隨手放著,隔天下班找不到,原來新來的女傭,很好心的幫他把上面的臘清光光。
有次大家一起看相本,他們就在跟我介紹照片上的人,還有那些人後來被派到哪個國家,講到幾個,就說“這個人後來被派到敘利亞,在大樓裡面被飛彈炸死了”,還有一個更誇張,朋友介紹說,當時早上剛上班,大家才陸續到辦公室,他就站在辦公室窗邊喝咖啡往中庭看,他看到他同事進入到中庭,突然一個就出現自殺攻擊,這個同事就在他面前活活被炸死。而朋友說,他們的大使館就在英國跟印度大使館中間,這兩個國家跟阿富汗關係都不太好,通常會當自殺攻擊的都是恐怖份子裡的菜鳥(不會隨便浪費菁英的生命),菜鳥一緊張通常就會跑錯門,炸錯人。
被派駐到阿富汗就不准攜帶眷屬,但是可以去探望,有次一群太太們去了當地唯一一家五星級飯店做SPA,也是突然間遇到自殺攻擊,太太們就坐在防彈車裡面看到整起屠殺發生,事後都需要看心理醫生。
我們當時住官邸的時候,家裡都有緊急按鈕還有無線電,如果在家裡或大使館被攻擊,會需要走一套SOP,用樹狀圖最快的方式,在大使館所有人員當中做通訊,告知所有人,以及採取緊急步驟,其中有個就是會被告知幾點幾分前要到哪個地點集合。有次我好奇問,那如果無法在指定時間內趕到怎麼辦?一個在卡布待過的朋友就說,那就自求多福。她說她還真的有次無法在指定時間內到達大使館,而且還卡在大使館前面,當時大使館已經被包圍,車子卡在人群裡面動彈不得,最後是司機想辦法開出去,先載她到另外一個大使館避難(她男朋友是法國大使館的人)。
我們當時家裡出入的人,只要有過夜,都要向大使館報備,包含媽媽來住一週這種都要,聽說卡布更嚴格,連當天在外過夜,或有人留宿都要報備,偏偏圈子小,大多又是單身,而那本本子也就成為花名冊。
我自己是覺得他們應該都見過大風大浪,雖然當時年紀都差不多,但每個人都有種沈穩的氣質,而且都很豁達,或許是在那樣的環境,才會被逼出來的特質吧。
另外那群裡面,有個單身的朋友後來被派到一個非洲國家(我忘了是哪個),據說當時到的時候找不到房子,大使館是幫他安排住在幼稚園的教室搭起來的房間,那裡生活很不方便,每個週六都會有一班法國來的班機運送“文明世界“的物資和新鮮蔬菜水果,因為稀有,中午前都會被搶光,週六睡過頭,沒搶到東西,那個禮拜就會不好過。
2021/2/23發表至FB飄洋過海的移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