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人比對過他們的造物主,發現每個人的造物主都不一樣,有的像朋友,有的像父母,有的像長輩,有的非常莊嚴。
我自己的像是個能夠像朋友一樣相處的長輩,所以我跟朋友聊天,稱造物主都稱「強者我朋友造物主」。
我問造物主為什麼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樣,造物主說因為每個人的信念系統都不同,造物主是反映出他們最喜歡的那個長輩的樣子。
那天上導師課做信念挖掘,維安娜形容信念,說了一句,事情和人都是中性的,端看你用哪個角度(信念)去看他。我覺得這句話講得好棒!
就像大部分的人看到鈔票都很開心,我的高我過去看到鈔票就是髒髒的帶有細菌。因為信念的不同,就會有厭惡或喜歡的感覺。但是這都來自於我們自己。
看守護天使也一樣,每個人因為信念系統,看到的形象都不一樣。
宗教看七界造物主也是,用不同信念系統看,感受會不一樣。
因為班上學生都很勤奮,全程要在比較深的七接訊上課,常常還要讓造物主回答同學各式的宗教哲學靈學問題。
舉例來說,歷史層對基督徒來說有點難接受。造物主對這件事情的回應是,每個宗教對時空掌握不同,像是佛教多著重在未來(如何讓自己去一個更好的地方),基督教著重在當下,所以聖經只說到回到光中就沒了,但是不代表後面沒有故事。造物主的光有點像是水,每個靈魂像是一個水分子,人死了之後,水分子回到光的洪流當中,然後再跟光的洪流分離,回到人類的世界。而水分子獨自旅行的時候,會變成雲,會變成雨,會在激流裡衝浪,會變成動植物的一部分,有一天,水分子回到大海跟其他水分子一起,而每個水分子都會記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也會記得其他水分子的事,直到下次的蒸發,又開始新的旅程。
我覺得希塔給我最大的啟發,應該是透過可以直接和造物主溝通,更了解整個宇宙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