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被討厭那又怎樣

有一次去誠品,結帳時旁邊有一個男生也在結帳,店員跟他說:「先生只有被討厭的勇氣一本嗎?」

我忍不住回頭看,這個人是有多另人討厭,還需要買書來看,可是他看起來很正常。

後來跟朋友分享這件事,朋友說,大部分的人都害怕被討厭,我們還聊了一下跟文化有關的事情,似乎在東方的文化,因為是群體主義,相較於西方的個人主義,比較害怕被社會排擠,就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眼光,去檢視自己是否合乎社會規範。

群聚主義的特性就是會群體攻擊或是和眾數不一樣的人,所以西方人的個人風格,在東方就是不合群。但是假設你的「不一樣」是正向的,是能讓你比別人更成功的,那又為什麼要委屈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去滿足別人的「喜歡」?

昨天露營的時候,隔壁帳的妹妹一直黏著我,跟我聊天。她媽媽很怕會打擾我,一直叫妹妹回去,妹妹都不肯回去。好像也很少大人會跟她這樣講話。

我媽以前還在工作的時候,學生大概都是大學生的年紀,大多都很照顧我,這也是可能跟我比較早熟有關係,反而比較容易被同年齡的排擠,所以就更都跟比自己年齡大的孩子玩。

當時我媽有一個學生對我非常冷淡,我問媽媽她為什麼這樣對我?我媽媽說她不是討厭你,她只是比較不喜歡小孩子。所以那時候我就覺得可能長大脫離「小孩子」的身份就不會被討厭了吧?

長大之後,發現身邊的人會用各種方式討厭你。太傑出會被討厭,太平凡會被討厭;太積極會被討厭,太被動會被討厭;太外向會被討厭,太內向會被討厭。反正你永遠在討好一方時,得罪另外一方。如果我們要討好每一個人,最後會變得精神分裂。

甚至被討厭這件事情會變得更複雜。小時候的被討厭,人家只是不想跟你說話。長大的被討厭,會有人因為你擁有他想要得到的資源,假裝喜歡你。那種討厭才是真的令人不舒服的,因為當對方不需要你的時候,會把之前對你的討厭連本帶利的一起爆發開來。

覺得也幸好小時候有被排擠的經驗,一個人都可以過的很好,所以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無所謂,事情是相對兩面,有討厭你的人就會有喜歡你的人,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喜歡自己,喜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可以換另外一個角度去看被討厭的這件事。某個層面來說,它讓我們進行探索。當身邊的人討厭我們,去思考這個人和他的觀點為什麼對我那麼有那麼重要? 我改變成他期望我成為的樣子,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還是他還是他仍然會找其他事情來討厭我們?(反正他決定討厭你了,你做甚麼他都覺得討厭)那我改變了,我是否依舊會愛自己,還是我要強迫我去愛自己? 也會進入一個糾結,你要維持的是一段關係,還是保有你自己的完整性?

當我們能夠自醒的時候,能夠看到問題的癥結,如果我們背離的是美德,就必須要改進,但是如果那是他人的問題和他自己的觀點,那要解決討厭不討厭這件事的是他自己的信念,跟我無關。我們不需要被別人的意識綁架。

終究容易討厭別的別人的人,不會只討厭一個人,他們通常會討厭很多人。所以我覺得跟你說別人懷話的人,通常也會在別人面前說你壞話,因為對他來說,「討厭」是一個習慣,他討厭整個世界,在這世界裡的人他都討厭,說別人是非不會考慮後果,只求當下情緒的釋放,所以他是針對自己情緒說,而對誰說並不那麼重要,甚至後果都不那麼重要。

如果真的那麼重要,他會開始學會偽裝,因為他們還是需要跟這個世界互動,變成這樣的討厭必須要隱藏。

而當我們坦蕩蕩的時候,會看到他們的辛苦,自己的問心無愧。這樣的感受開始產生了一些悲憫和同情,似乎對這樣的行為也比較能夠體諒。

這種體諒,不是接受他們任意討厭或傷害他人,而是知道我給予愛,卻不再需要與這樣的能量互動。

給他們很多的祝福,期望他們有一天會走出陰霾。

為大家下載:
☆ 別人對我的意見只是參考,謝謝對方讓我看到不同的觀點,我用美德作為依據和評斷,同時允許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
☆ 意見跟屁眼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我只選擇能提高我震動頻率的意見,釋放掉透過批判拉低我能量的人事物
☆ 我允許自己傑出優秀,從群體主義中的集體意識當中釋放自我,允許自己看到最高的真相,並以美德為依歸,走出自己的路
☆我知道真正在乎我的人對我的愛,時允許我做自己,釋放掉所有情緒勒索或是控制

同意的請說yes,為各位下載。

歡迎一起踏入希塔療癒的世界,用最輕鬆的方式釋放不再對我們有利的信念,允許自己看到最高真相。

基礎DNA | 5/29-6/1 9:30-14:00【線上】

進階DNA | 6/5-6/8 9:30-14:00【線上】

深度挖掘 | 6/12-6/14 9:30-14:00【線上】

報名連結
https://mayaseeworld.com/product-category/thetahealing-foundation-course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