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日記-1

昨天看Netflix Toscana,很有感覺,米其林餐廳的老闆到托斯卡納的餐廳吃飯,看到桌子會搖,盤子沾到醬汁,服務生倒橄欖油轉的圓沒有一樣的半徑,就覺得沒胃口不想吃。

很可能這些細節很多人不會注意到,但是如果受過專業訓練,真的會沒胃口。到現在我在餐廳如果發現桌子會搖,我都會自己摺餐巾紙幫老闆墊桌子,或手不會碰桌子吃東西要很有技術,不能切太大力,讓桌子不會搖。

因為過去做甚麼都是在最競爭的環境,會很自然的凡事追求極致,這次備四堂關係課程差點沒把自己逼死,其他導師跟我說就放輕鬆就好,反正都是造物主在教,但是我真的沒辦法放輕鬆,還甩了頭髮說我是蘇菲風格的導師,整堂課要用知識塞爆學生。困難度在上蘇菲的課被蘇菲用知識塞爆,但是我也有我的堅持,就是不要教的跟蘇菲一樣,要用我自己的知識和學習上課,所以備課備的異常辛苦,因為蘇菲的世界觀已經備吃進她的課了,要教出一堂沒有蘇菲影子的課,是屬於我的課,等於是要先拆解再重組。

後來想想,算了,我就是這樣凡是追求完美的個性,要放輕鬆反而容易焦慮,那就允許我做自己吧。

xx

造物主很幽默,讓我先生做音樂,讓我做希塔,然後我們都在家工作(我先生在外面還有一個工作室就是了),因為這幾天樂團要來家裡做音樂,我早上都要上課,我就決定出去閉關。

昨晚臨時決定要來小琉球找Albert,Albert是我以前的同事,後來到了金巴蘭的四季酒店又到了馬爾地夫的四季酒店,回台灣自己跑來小琉球開了民宿。

我自己對吃對住也是因為過去的訓練,要不然就是要CP值很高,如果要花錢,就會用高標準看待。(我以前也是走四季體系的,四季是以精緻和服務出名。)

Albert明明開的是民宿,但是很多服務都有高級飯店的影子,覺得很有趣。

像是客人資訊和喜好紀錄的很詳細,會把對客人的打擾降到最低!這次來,只需要跟Albert講一聲我幾號住到幾號,搭幾點的高鐵,就全部安排好了,而且Albert還會算我幾點到,人在船上的時候他打來問我現在人到哪裡,有沒有順利,然後就是商務樓層接待方式,到民宿老闆已經站在門口,直接領了鑰匙就express check in。

房間放有面膜和有當地特色的小點心,這也是非常四季的習慣,哈哈哈。另外就是很典雅大方,Albert在規畫的時候就已經刻意把每間房的窗戶和陽台錯開,彼此不會互相干擾,可以放心休息還有享受室外空間。在床上的時候,冷氣不會直接吹到人,但是風要吹的到,甚至是擺設甚麼是太多甚麼是太少都拿捏得很好。魔鬼藏在細節裡,其實就是這樣的小事,會拉出平凡和卓越的差異。

以3000多的房價,能夠有home away from home的感覺,就是為什麼我12月才來過,需要閉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裡。在民宿裡面感受到四季酒店的服務和話術,有種突兀所產生的驚喜。

房間陽台
房間很有東南亞resort風
小角落都很雅致不浮誇
lounge區

以前我不是很喜歡住民宿,大部分的民宿能夠感受到老闆非常用心地在經營和裝點,但是就是有很多地方讓我覺得卡卡的,這裡卡,那裏也卡,卡到整個人很阿砸,變成挑住的地方很謹慎,不然就是完全不要有期望,對旅館的標準降低到能好好睡一覺就夠。

不管是像我自已從企業跳進來做希塔,Gangubai從一個律師的女兒變老鴇,或是Albert從頂級酒店跑來開民宿,我覺得很棒的一個地方就是把自己過去的經驗帶進新的產業,產生不同的視角,然後這就是個人特色。

而當頂級酒店的光環被抽掉之後,更看得出一個人的實力,並且凸顯服務的本質。

這不是業配啦,Albert對價格控管也很精品,不隨便折扣(喂),就單純只是想法抒發。

一上船聞到海的味道我就舒坦了,疫情關太久,非常懷念東南亞!接下來這幾天,就是早上工作,下午休息,晚上工作的日子。

後天進階課,如果天氣和氣溫允許的話,就在陽台伴隨著樹林和鳥鳴上課喔!

對了,這邊狗狗不能進房間喔。😉😉😉

花矸571民宿 HuaGan 571 B&B

xx

來小琉球可以從左營站併車到港口,因為疫情遊客大減,加上又是平日,變成整台車只載我一個人,收400(包車是900),以前的我就覺得理所當然,後來發現那個心態是來自於環境,過去的工作生活就像是個戰士,不問為什麼,就是要達成任務,有私人因素都會主動排除,因為”it’s your job.”,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刻,有次大雨叫必勝客,結果人送到了沒有送集點卡,我說沒有集點卡耶,外送員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居然就哭了,他說,颱風般的大雨,騎車很危險,大家都不願意出門,所以他忙亂中漏掉了。

看到他哭我也很慌,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情況之下,我就把門關上。後來電鈴又響了,他居然送集點卡過來!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我們怎麼都活得像一個機器人?情感呢?而且對我問他集點卡那件事難以釋懷,有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帶給別人多大壓力。會這樣覺得,是因為我們也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甚至我們的老闆也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

學了希塔,我開始更注意「需求」這件事,每個人對一件事情的需求和動機是甚麼,只要是動機好的,我都可以接受,對方動機不對,我會快速切割。我不希望我的細胞把這樣的事情在我信念系統當中合理化。就像Josh對八卦的分享。

或許司機認為沒有生意的情況之下,半價只要能貼油錢還是可以賺,以前的我大概只會注意到整台車只有我,很寬敞,但是現在會多希望在疫情當中他能夠好過些,就給他500(沒有給900的原因是我覺得不要被誤認所有的乘客都能夠接受,反而造成後面乘客的困擾而破壞行情),當然他非常的開心,我也跟他說住你生意興隆,他跟我說,很需要,謝謝。我當作他口頭允許,也幫他做了下載。當他祝福我旅程順利時,我感受到他話語祝福的能量,我的細胞有回應。

當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如何對我們,我們需要先這樣對這個世界。我多花了100,到現在還是覺得自己被祝福,想要陰天就陰天,想要太陽就太陽,原先要多等一個小時的船班,司機送我到的時候正好趕上加班船,才上船就收樓梯了。這大概就是能量以10倍的方式回流吧。

但我覺得心態很重要,需要是真心做這件事,如果是為了後面那些能量回流,才去做,想必每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也會對我有所期待。

以前吃飯給小費,我都自動算成餐費的一部份支付,後來看到國外很豐盛的朋友真的是用服務品質以小費表達感激,有次跟朋友出去吃飯,50歐的餐,他給25歐的小費,我有點嚇傻,但是現在我開始明白那種內心豐盛,會對人表達感激,也希望別人能分享自己的豐盛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創造出正向流動的能量在我們自己的人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