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要了慈悲的美德,進來很多人讓我修煉耐心和體驗被背叛。現在想學專注,已經學聰明了,跟造物主說用我理解的方式教會我專注。
專注跟效率有很大的關係,我發現很多人對效率有錯誤的認知,認為效率等於辛苦,我個人認為效率是事半功倍的意思,就是花同樣時間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效果。
#時間上的效率
#睡眠
除了工作有效率,休息也需要有效率,睡覺也需要有效率,像我現在睡覺都會下指令請造物主平衡我的左右腦,平衡我身體的激素,將我的深層和淺層睡眠最大化,降低我的REM和清醒的時間。真的挺神奇的,睡覺前在希塔波,下了指令會馬上進入深層睡眠,
讓大家欣賞一下我前一晚的睡眠品質。

#休息
大多數的時間我們會休息沒在休息,工作也沒在工作,而多工對人的體力耗損,但效率不高。最好的例子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原先要找資料,在手機查了之後,注意力又被其他地方吸引,最後時間都浪費在玩手機。
我個人認為玩手機是休息沒有休息到,工作沒有工作到的一個狀態。
或是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視,腦部需要分心在做兩件事情,但是電視演什麼也沒完全看到,手機的內容也是草草略過,變成很消耗能量,產值非常低。
不如休息就休息,工作就工作。
為了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我還買了一隻錶,這樣手機有訊息會通知,就不用一直看,然後又分心去做其他事。
不是睡眠就是休息,因為人的大腦不同區塊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像是做分析類的工作,真正要休息不是去睡覺,而是去運動,當大腦的活躍轉移到另外一個區塊,負責分析的腦才能真正的休息。
於是專注的生活,休息也變得多元化,專心運動,專心讀書,專心冥想,甚至跟拉瑪玩都很專心,不會一邊玩一邊滑手機。
覺得大腦變得很清晰。
#不浪費時間在沒意義的事情
時間就是金錢。而財富跟時間在第五界都是能量,在第三界是一個度量衡。所以除了掙錢,我覺得掙時間也很重要。而財富是無盡的,一個人一輩子的時間卻是有限,比起金錢,我更珍惜時間。
為了爭取時間,我會願意花錢。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休息也有經濟效益哪!能買到時間,大部分的時候這個錢我願意花。
我也有發現,當我休息是足夠的,創造力更好,工作效率和與造物主的連結反而更高。
有次我看到一段話,那段話說:檢查你消耗的時間,會發現很多你覺得該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做。
我是一個急驚風,事情都會立馬做到好,但是現在反而開始學習拖延,如果這件事情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是不是我真的該花時間在上面,我先放一陣子,而確實,很多時候會發現那些事情根本沒必要浪費時間,或是沈澱自己反而會找到更好的做事方法。
#採購上的效率
當我能夠不用花錢,又可以「賺」到時間,就會更開心。而這都可以從小事做起,像是生活當中需要採購什麼,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比價或是浪費時間在做選擇。好東西可以用比較久,就不要花錢買便宜貨,我個人覺得物品的震動跟這個人的能量共振有關係,如果這個東西很cheap,我不想要這個東西來影響我的能量。但是好不一定是貴,最重要的是這個東西的能量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是否能夠共振。絕對不會想買一個要使用它的時候內心會抗拒的東西。當然會希望有很愛很愛他的感覺!大部分的時間我直接問造物主我需不需要它,是我的靈魂需要,還是我的小我需要?如果只是滿足匱乏感或是當下的情緒,我會選擇自律,不購買。
我也會問造物主這個物品會對我人生帶來什麼?這是能量的增加還是能量的流失?如果是讓生活更便利,更高頻,我會購買,但是如果會讓我浪費時間把玩,或是收到就不想要了,我也不會購買。
前些日子我超想要一台划船機,跟造物主顯化要一台我能夠輕鬆負擔的划船機,要完沒幾天就蝦皮自動跳出廣告,有台兩萬多的二手划船機,對方要脫手,才賣3500。跟賣家一來一往之後,發現那台划船機不能設阻力(原來的設定就這樣),算是熱身用的,但是這台划船機我是為了年底去Raja Ampat訓練用所買的,一定要能夠設阻力。
居然給我在Momo找到另外一個英國牌子的福利品,不到一萬,下定之後,發現這台快30公斤的機器,要自己扛上五樓,我跟造物主講,造物主說,準備一千塊,送貨的人會願意幫你搬上來。
這個時候,看到一則消息是有些山裡面的小孩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影響發育。
我想,啊,我還是可以去運動中心划船呀,但是小孩子餓到了就影響一輩子了,於是把划船機退掉,把划船機的錢捐給兩個小朋友當他們一學期的營養午餐。
#減少雜物
而我發現減少干擾可以增加專注,這個干擾可以是自己內心的念頭或是從環境來的。
以前的我很愛買名牌,比起包來說,我比較喜歡買衣服。自從代謝變慢體重開始上升之後,那些衣服都不能穿,就不會花錢再買昂貴的服飾。都是買簡單耐穿的單品,有時候版型好我就黑白灰各買一件,省得每天在那邊想今天要穿什麼。(不過我真的是H&M的愛好者,知道自己會看膩的東西,還是會買H&M。)
做了希塔之後,能量轉換很快,安東尼老師說,環境當中的物品也需要祝福,提高物品的頻率,不然容易壞掉。除了壞掉之外,我發現一項物品也會有他的能量極限在,不是說一個蝦皮便宜貨,每天祝福他,他最後看起來就像是個精品,因為它的本質就不是那樣。
所以當能量改變,身邊的物品不是會壞掉,就是會越看越不順眼。那家裡東西多,不就需要一直買買買,丟丟丟?這太傷害地球了!
所以買東西會買能量比較高的東西,以防會太快需要替換掉,通常能量高就是比較貴,比較貴就不能隨便亂買,要好好想。
但是不想浪費時間在想到底要買哪個東西的時候,就乾脆放著不管它。
我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就是當我覺得這個問題必須要被解決,但是又不想花錢面對的時候,Creator會跳出來幫我解決!而且是用充滿創意的方式!
現在當我希望能夠解決一項生活上的問題,我就都先放著,等造物主的訊息,然後就會有一個靈感知道怎麼調整,問題接著就能夠用令人滿意的方式解決了。
而人總是需要有賺錢的動力,豐盛顯化及造物主與我裡面都有提到,付帳單是為了讓我們有動力完成神聖時機,確實,當我把物欲降低的時候,沒什麼動力賺錢,總覺得很夠用,錢應該去他能夠更活躍的地方。
但是當我後來開始轉念,當我很有錢,我並不一定是要消費,錢可以讓我得到充足的休息(比方說我二三月都在休息和進修)、可以讓我買體驗(像是年底去Raja Ampat)、或是當我覺得需要幫助的人好可憐喔,可以立即的幫助對方,不管是愛媽無法支付中途狗狗醫藥費、有小孩餓肚子、無國界醫生需要疫苗。讓他們知道他們是被支持著,是被愛著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之前交往過一些非常有錢的對象,這對我的感觸很深。當我們的生活水準被拉高,要降低那樣的標準很辛苦。
我以前常常喝紅酒,也很愛吃西班牙jamon,自從交往過一個熱愛紅酒和起司火腿的男朋友,都吃好東西,我嘴巴也跟著慣壞了,分手之後,覺得喝什麼酒都好難喝,吃什麼都好難吃,最後都戒掉了。
當我們被那樣的物質生活控制住,會失去自由。我不希望我做事是為了維持生活品質,而是因為我做那件事,是因為那是我熱愛的事!為了能夠永遠保持初衷,降低物慾是自己設定的堅持。
#減少雜念
人需要成長,要不就是專注在創造,要不就是自己製造問題給自己解決。這製造問題可能是自己不斷的鑽牛角尖,可能是製造問題或是算計別人。
反正就是,要不就創造人生,要不就替自己創造3R的概念。
上次跟一個金控高層朋友聊天,他待過兩家本土金控公司,就說兩家風格是,一家讓所有人忙到沒有力氣,一家是時間很多,政治角力也多。前一家公司就是忙著達標,後一家公司就是忙著處理人際關係。
小時候看人家跟我媽八卦,我媽就會說,那群人真的就是太閒了,才有時間關注這些。
而我自己職業生涯從基層一直往上,也發現當大家都還是小朋友的時後,下面的人都是在講主管或是公司八卦,等到爬到一定的階段,同事間聚在一起都是討論未來,或是請求專業意見,如何解決問題。
那些跟提升自己無關的事情,會拉低自己的頻率和能量的事,就是雜念。
昨天讀到一段話覺得很有感觸。
那段話說,為什麼遇到一些低頻的人事物令人心煩,因為當我們的能量維持在一定頻率的時候,有了什麼樣的人事物把你拉到不屬於你的能量,就會覺得不舒服。那些人因為習慣那樣的能量和頻率,所以他們很自在。
不過我覺得,反觀如果有高頻的人把我們拉到高頻的空間,也會同樣不舒服,因為那不是屬於我們的能量,去找出自己為什麼會覺得那樣的頻率讓人不舒服也很重要,快點解決那個問題,快點把自己的頻率調整到更高的層次去。
#工作上的效率
這陣子工作很多,多到我會慌掉,有的是自己本來就知道該做,有些是接到訊息該去完成什麼事。
但是因為十二月和一月被操到,現在真的很需要休息。我問造物主該怎麼辦?
造物主說,做計畫吧!活在計劃當中,體驗當下的執行!旅行要規劃,為什麼人生旅程不用?
我突然意識到,維安娜說的那個80~100條顯化,不是不斷去寫自己要去跟造物主要什麼東西,而是跟造物主一起做人生計畫。
我觀想到了十年之後我的樣子。接著觀想五年和一年後的我。根據我看到的樣子,寫下來,然後寫下每個階段自己該做什麼事。
接著再拆到近期三個月,這個月再拆到每天。
很快地就知道每天該做多少事,如果做不完,就問造物主該怎麼解決,造物主會告訴我什麼可以先不用做,祂來處理。
很有趣的,造物主的安排,休息和運動與工作同樣重要!有時候祂甚至是要我去休息,不是工作。或是很忙碌的一天,祂抽走我的工作,要我去運動。
後來發現,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造物主在我身上做了投資,祂當然希望這個投資能走更久,回收更大。另外讓頭腦完全放空的狀態,反而好的主意和點子源源不絕的進來。
#飲食上的效率
覺得上過安東尼老師的IA之後,我學會尊重我的身體,吃的食物是身體要我吃的,不是嘴巴要我吃的,有時候大家說那個美食多厲害,但是就有預感讀到那個食物的能量就不是很好。
明知要多吃蔬菜,有時候點餐就是會很不想點蔬菜,後來有次跟我爸聊到,我爸就說,天氣不穩定,其實很多蔬菜會被灑大量農藥,就趕快在氣象預報前被採收,還有要吃當季的蔬菜,我爸自己種有機田,都會算那個時間,但是大規模栽種的就無法這樣算。
所以我恍然大悟,我不想吃那些蔬菜的原因是因為能量上我知道我會吃到大量農藥。反而有時候只吃肉安全點。
這次過年回家,家裡都吃沒有添加物的食物,菜也都是自家田裡種的有機蔬果,連草莓都是。身體清乾淨之後,身體對食物的要求很高。
以至於現在外面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吃了身體不收,會拉肚子。
而身體要求那麼高,每天還要多種營養的攝取,一張嘴要吃不同營養,重點還要求要新鮮,真的有點困擾。
現在發現家附近的有機商店都有ubereat,真的好方便。現在就是每天從棉花田送有機蔬果和肉類來。而且有個發現是有很多食物料理包,一包一包像宮保雞丁或是豬腳之類的食物,加熱就可以吃。
所以如果要上課,中午只有40分鐘休息,我會一大早把米飯和需要加熱的食物放在小米電鍋,設了時間之後,中午休息就可以馬上吃,還有多餘的時間休息一下,做其他事,才開始上課。
覺得過有效率且專注的生活之後,並不會讓我覺得有壓力,生活反而更簡單而且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