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的轉變

這幾個月來感觸很多,視角也開始做轉變。主要是沉澱下來之後,看了一些書,上了希塔和非希塔的課,自己做了大規模的清理,人生也遭遇到一些轉變,所有看事情的角度開始不一樣,也在適應新的視角。比方說,當沒有了批判,看事情就會中立,但是我的中立並不代表別人也是用中立視角看同件事,然後就會收到對方批判我的能量,噗,大概就是一個跟環境調適的必經過程。大清理的階段,我連個案都停止接,避免自己的狀況影響到療癒。


這陣子很大的感悟有兩個,一個是對靈魂的認識。靈魂使命是一個目標,是固定的。最重要的是達到靈魂使命的這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創造。


這過程當中產生的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從現在的我跟應該走在靈魂使命上的我的落差,所有的正面情緒,例如快樂,就是知道自己正在完成的道路上。唯有內心深處靈魂的快樂才能創造持久正向的人生,因為這種快樂的情緒不需要去控制,或是想辦法得到,會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來,轉變成意念,投射在宇宙,變成實像。


因為走在靈魂使命上的我們,所有發生的好事都是獎勵,讓我們成長的負面情況會是激勵,這個激勵會產生希望,兩者就會引導到快樂。


透過覺察和,把自己的認知提高到靈魂的層次,才能夠靠靜心和冥想看到自己的業障和永遠學不會的事情,然後不斷優化自己。而人生目標一直提升到跟天賦潛能結合在一起,就是重生的開始。


上文欣的課學到的就是意識場,大腦不會投射出自己不知道的事,我們所有的顯化都會是大腦資料庫的輸出。追求靈魂使命這條路上的變動因子有兩個,一個是不斷變動的外在,一個是我們的經驗值是否足以應付這樣的變動?這個經驗值就是人生的深度和廣度是否具備足夠的經驗和知識。而所有的投射都是為了讓我們完成我們的靈魂使命。當我們的經驗值夠,遇到外界的變動,我們心中篤定,就會寧靜。當我們的經驗值不夠,遇到外界的變動,做決定就像瞎子摸象,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像是恐懼或是不快樂。


以心理學來說,要拓展我們的意識場有兩種方法,一個是攝取經驗,一個是攝取知識。


從十一月開始共教了五班三階,每班都有共同的議題,每個議題都不一樣,到了二月,我真的很累,跟造物主報怨,造物主說,這是一個不斷拓展妳意識場的過程,妳可以選擇不這樣做,但是如果這樣做,他能夠快速累積妳的經驗知識。我有點不太懂,直到我上完二月的班,我理解到幾件事:一個好的療癒師,清明的心,美德和技巧同樣重要,而且要不斷進步。


一個底層信念挖得很乾淨的療癒師,需要具備的是人生的經驗或是知識所創造出來的靈魂深度和廣度,以及持續累積的療癒經驗,因為遇到不同面向療癒的個案,用清明的心,美德,和愛去替個案解決問題,個案能夠被療癒,同時會擴張我們的意識場。


而追根究柢,最初需要知道的,就是靈魂要的是甚麼,有了目標,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知道往哪個方向走,才知道甚麼讓我們快樂,甚麼事情我們需要修正,而這就靠著覺察和清理,慢慢去釐清那樣的方向。


每個老師都有不同的特質,老師的特質會吸引特定的學生,在教學的這路程當中,我發現我不是個很會閒聊舉例,或是帶給學生歡樂和噓寒問暖的老師,因為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蛻變到重生的過程要的是勇敢面對自己,承認自己就是這樣,放下對自己的批判轉變到愛自己的這個過程,這過程永遠不是個輕鬆愉快的過程,但也卻是重生的必經之路。


而在前面幾班的經驗來看,能夠串起來我對自己的覺知是去協助靈魂找到自己的路。我想我能提供的是用知識,還有靠著收訊,讓造物主以智慧引領學員走向覺知的這條路。


再者,我自己本身接過不少個案,是上完三階,還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收訊。所有接過的個案,我發現,訊息是有的,但是有沒有辦法解讀,而在最初的自信非常重要,大多數的人信心被打擊到,就收不到訊了,別忘了,在希塔波顯化能力是85%,當在希塔波裡投射接不到訊的意念,投射出來的就是接不到訊。能與造物主的溝通也會是教學的重點。


超級感謝造物主的帶領,第一班各類型接訊同學們的分享和討論,魚雷和Maggie的分享,讓我總結去建立了一套一到三階的打開靈通力系統的方法,也讓接訊變成教材的一部份。


總結前面的教學經驗,加入了這陣子吸收新的哲學,心理學,量子力學的知識,也讓教材做了升級。


除了歡迎報名三月課程之外(四月不開課),也歡迎舊生回來複訓。

發表迴響